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9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8篇 |
丛书文集 | 54篇 |
教育与普及 | 4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5篇 |
现状及发展 | 8篇 |
综合类 | 15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74篇 |
2013年 | 89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122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27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微量Mg对纯Ag的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99.995%Ag中添加8×10-5Mg制成99.99%纯Ag,进行机械性能测试试验.当ε=98%时,在25℃下保存200d,其强度和硬度稳定不变.即在99.995%的高纯Ag中存在有微量镁,使Ag在结晶过程中出现少量Ag溶Mg的固溶体颗粒,细化Ag的晶粒,晶界增多,变形抗力增大.起到强化和稳定机械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对[0,1]格上双线性方程A☉X=B☉X解的一些性质作了讨论,然后给出了双线性方程A☉X=B☉X的结果集ρ.={R:(E)X∈x,A☉X=B☉X=R},最后得到该方程的解集N={X:A☉X=B☉X}. 相似文献
23.
土壤有机质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土壤有机质为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构成的重要部分,是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综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分析了土壤有机质研究方法的历史、存在的问题及进展情况.森林凋落物、土壤生物及环境因素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土壤有机质又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密不可分.近年来,科研学者在沿用经典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同位素示踪等一些先进方法对土壤有机质性质进行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由于土壤有机质结构复杂,长期以来对土壤有机质的结构、反应及其转化仍未能完全认识清楚。 相似文献
24.
针对面向聚类的数据隐私发布问题,基于密度可达邻域的概念,提出一种面向聚类的隐私保护模型PPC(r,ε,h).该模型通过要求隐藏后所有数据记录在ε内密度可达(r相关)的近邻数不小于h,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近邻攻击.进一步提出密度可达安全邻域概念,对不满足模型要求的邻域,采用平移近邻的数据隐藏方法进行处理,保证发布后数据集满足模型约束.并利用邻域价值和邻域相似性的概念,对平移过程进行优化.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PC(r,ε,h)隐私模型设计的数据隐藏方法,能有效维持原数据集中数据点在各聚簇中的分布,且兼顾了发布后数据的聚类可用性和数据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
在对工业混合C4为原料的烷基化反应研究的基础上,对La2O3-SO4^2--Fe2O3/Hβ-Al2O3催化剂的失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催化剂在超临界烷基化反应条件下的失活动力学方程,并对失活因子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26.
为了克服中间体难于分离纯化的缺点,解决季铵盐的去除问题,对多肽及拟肽类药物关键中间体(2S,4S)-N-叔丁氧羰基-4-氟脯氨酸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2S,4R)-4-羟基脯氨酸为原料,经酯化、氨基保护、羟基活化-氟代-水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将羟基活化、SN2氟代和酯水解反应采用串联方式,在水解反应后调节pH值的过程中产物从水溶液中析出,经直接过滤得到目的物。对反应条件和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如下:酯化反应中,n(氯化亚砜)∶n(底物)=1.2∶1.0;氨基保护反应中,n(二碳酸二叔丁酯)∶n(化合物1)=1.2∶1.0;三氟甲磺酰化反应中,n(三氟甲磺酸酐)∶n(化合物2)=1.1∶1.0,n(吡啶)∶n(化合物2)=1.2∶1.0。结果表明,优化后产物总收率为57.9%,纯度为98.3%,目标化合物结构通过~1H-NMR和~(13)C-NMR得以确证。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7.
针对富营养化严重的新角浦河,构建了梯级生态浮床系统(SFTW),开展河道水体的净化处理示范工程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CODcr,NH+4-N,T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21.26%,29.07%,37.95%和20.74%.治理后的示范河段除TN仍为劣V类外,CODcr,NH+4-N和TP出水浓度均达到V类标准,... 相似文献
28.
从世界范围来看,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已是大势所趋。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已把推进发展中国家信息化作为重点,希望通过发展中国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改进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电子政府(e-Government)。电子政府是国外比较流行的一个概念,有时也称“电子化政府”、“电子网络政府”、“计算机化政府”、“数字政府”等。电子政府是相对于传统政府而言的,它的核心是通过在传统政府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使政府的存在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形成一个现实性与网络虚拟化相结合的跨平台的政府。从这种意义上说,电子政府就是电子化、网络化的政府。电子政务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网络上实现运作,以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机构条块分割的制约,从而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因此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电子政务强调政府业务通过电子化手段来运作及其实现的全部活动和过程,而电子政府则是对具有通过电子化手段来运作政府业务特征的政府形态的描述。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看,电子政务实质上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过程,即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现有的政府组织形态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与工业化的行政管理的需求和工业技术经济环境相呼应。随着网络时代和网络经济的来临,企业管理正由传统的金字塔模式走向扁平化的网络模式,政府的组织形态也有必要由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向扁平化的网状结构转变,以减少管理的层次,最终构造出一个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形态。从国外电子政府的实践来看,我国实施电子政务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图2所示的几个方面:电子政务是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但是电子政务不是万能的。由于部分政府业务的特点,和受到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对于有些政府部门的业务还不可能做到完全电子化。另一个方面,如果盲目相信电子政务能够解决政府在以往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能的。技术手段再完善,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更加重要的是在所有政府工作人员中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才能实现电子政务建设预先确定的各种目标。值得强调的是在实践中要客观地来确定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例如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实现政府业务运作的全面“无纸化”。电子政务建设可以实现政府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少纸化”,从而降低政务业务运行的成本。但是全面实现“无纸化”目标将会导致电子政务系统成本的巨幅增长。同时,由于当前数字鸿沟的存在,使需要足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人人上网这些条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以农村人口众多为特征的国家来说也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因此希望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建设,达到政府业务的全面“无纸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另外,通过“少纸化”降低政府的运营成本只是电子政务建设众多目标中的一个而已。电子政务建设还存在着其他重要的目标,如政务业务流程的优化,提高企业和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推动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29.
在Baranowski-Büttner-Voit(BBV)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次近邻电子跳跃对PNB(pernigraniline-base)聚合物中空穴型极化子和电子型极化子能谱结构及晶格位形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1)逐渐增强的次近邻作用可使两类极化子导带宽度变小,价带宽度变大,极化子能级之间的跃迁能逐渐减小;电子型极化子的宽度明显变小,而空穴型极化子几乎不变;(2)通过与Leng J M等人的实验结果对比,确定极化子晶格中的次近邻跳跃强度β<0.08. 相似文献
30.
急性运动中骨骼肌线粒体氧化应激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D大鼠3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实验模型,分别选取安静态和运动45,90,120,150 min为实验观察点,测定其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脂质过氧化水平(MDA)和UCP-3mRNA及蛋白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过程中ROS生成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运动120 min时达到峰值,运动150 min时下降并具有显著性,其中运动45,90,120,150 min时均较安静时显著性升高;线粒体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变化无显著性;运动过程中UCP-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UCP-3mRNA在运动90,120,150 min时均较安静时呈显著性升高,而蛋白表达水平相对滞后一个时间段,在运动120,150 min时较安静时呈显著性增高.运动中线粒体ROS生成显著增加,但MDA水平无明显变化,这可能是运动中抗氧化能力提高,足以清除线粒体产生的过多ROS所致.运动中UCP-3表达的增加减少了线粒体ROS生成及其引发的氧化损伤.在ROS大量生成的情况下未发现线粒体有明显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提示ROS在运动中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而不仅仅是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