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9篇
综合类   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煅烧牡蛎壳粉为试验材料,对种植琯溪蜜柚的酸性土壤进行为期1年的田间跟踪试验,并对果实品质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采用4个施用量组:0 (对照组CK),1.25 (T1组),2.50 (T2组),3.75 kg/棵(T3组),1次施用后每隔3个月对土壤样本进行pH值、容重、有机质含量的检测。蜜柚成熟后进行糖酸比、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汁胞硬度和感官评价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发现,牡蛎壳煅烧后微孔结构明显增多,且孔径大小介于2~10μm。施用煅烧牡蛎壳粉后,土壤pH值和有机质整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容重值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煅烧牡蛎壳粉施用量的增多,果实的糖酸比、固酸比、汁胞硬度值逐渐增大(T3T2 T1 CK),维生素C含量先升高后稳定。T3组的土壤pH值增加效果最显著(P 0.01),从(3.23±0.13)提高到(4.62±0.46),提高1.39个单位;T2组的土壤容重值降低最显著(P 0.01),从1.34 g/cm~3降低到1.11 g/cm~3,降低17.16%。施用6个月后,T1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P 0.05),从初始值14.42 g/kg提高至27.21g/kg,增加了168.24%。对果实的分析发现,T3组糖酸比和固酸比的改善效果最明显,但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6.14%和18.04%;该组果实的汁胞硬度最低,比对照组降低了37.36%,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T2组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较对照组增加2.21%,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以上结果表明,煅烧牡蛎壳粉能够显著改良土壤酸性,改善土壤板结现象,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提高了琯溪蜜柚果实品质和口感。  相似文献   
22.
通过SDS-PAGE分析毒性和无毒性织纹螺肌肉蛋白的电泳图谱差异,综合比较蛋白条带的迁移率及浓度,得出:毒性织纹螺肌浆蛋白的特征条带主要为23.6 ku和35.0 ku,无毒性织纹螺的特征条带主要为22.8 ku和31.2 ku;毒性织纹螺肌原纤维的特征条带主要为38.0 ku、50.8 ku和135.0 ku,无毒性织纹螺的特征条带主要为36.9 ku和125.8 ku.结合优化样品制备、等电点聚焦程序等条件,初步建立了织纹螺肌肉蛋白的双向电泳条件,并通过双向电泳分析了毒性和无毒性织纹螺肌肉中存在的差异蛋白.  相似文献   
23.
南美白对虾丝氨酸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硫酸铵盐析、DEAE-Sepharose、Phenyl-Sepharose、Hydroxyapatite、Superdex 75等方法,从南美白对虾消化腺中分离得到一种丝氨酸蛋白酶.SDS-PAGE结果显示,其分子质量约为28 ku,最适pH值与最适温度分别为9.0和40℃,且pH值在7.0~10.0之间以及温度在40℃以下有较高的稳定性.底物特异性实验与抑制剂实验结果表明,该酶属于类胰蛋白酶的丝氨酸蛋白酶.动力学实验显示,以Boc-Phe-Ser-Arg-MCA为底物时,Km=0.69μmol/L,Kcat=0.33 S-1,Kcat/Km=4.78×105(mol/L)-1S-1.  相似文献   
24.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ORF7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已发表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P1/P2,用RT-PCR扩增了PRRSV福建毒株FJ-1和FJ-2的全长核衣壳蛋白基因(ORF7),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UCm-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10B,提取阳性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FJ-1和FJ-2毒株ORF7基因均为372bp,编码123个氨基酸,与美洲型参考毒株VR-2332及欧洲型参考毒株LV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16%,94.35%和61.40%,60.65%,其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93%,95.12%和56.49%,55.73%.研究表明,福建流行的FJ-1和FJ-2属于美洲型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真鲷死亡后肌肉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对结果做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时,肌肉蛋白的分解作用不明显,温度超过40℃时,肌肉蛋白尤其是肌球蛋白重链(MHC)的分解显著;盐浓度的增加有利于MHC的分解,表明盐溶性蛋白MHC中的蛋白酶酶切位点随盐浓度的提高而更多暴露,易受蛋白酶的攻击;钙离子浓度变化对分解作用影响不大;即使在70℃下,无论是肌浆蛋白还是肌原纤维蛋白其分解作用仍很明显,表明参与分解作用的蛋白酶有高度热稳定性且在肌浆和肌原纤维中均有存在.  相似文献   
26.
对福建省流行的PRRS病毒FJ-1的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FJ-1结构蛋白基因序列长3 188个核苷酸,包含7个开放阅读框(ORF).将FJ-1结构蛋白基因与国内外已发表的18个报道全长结构蛋白基因的PRRSV毒株进行核苷酸序列和推定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其与17个美洲型毒株核苷酸同源性达到89.7%~92.4%,推定各个ORF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在85.6%~98.6%之间;而与欧洲型毒株Lelystad核苷酸同源性为54.9%,推定各个ORF编码氨基酸同源性为53.2%~78.2%.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FJ-1与美洲型毒株进化距离近,而与欧洲型毒株进化距离远.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福建省流行的PRRS病毒属于美洲型毒株.  相似文献   
27.
以岩藻黄素特征光谱变化为指标,研究了光照、pH值、高温、高压等加工条件对岩藻黄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岩藻黄素不仅在高温高压下会发生快速降解,光照及酸性环境也会导致其结构的缓慢破坏;但在避光及碱性环境下岩藻黄素较稳定。  相似文献   
28.
膜分离法纯化天然牛磺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膜分离法纯化天然牛磺酸的工艺条件,利用超滤和反渗透浓缩技术,考察了Ultra-flo和卷式膜超滤系统对牛磺酸水提液中的固体悬浮物和蛋白质等杂质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截留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聚丙烯腈膜平均膜通量达88 L/(m2·h),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 000的卷式膜平均膜通量为45 L/(m2·h),经两级超滤,蛋白质质量分数可降至0.2 %以下,滤液质量高,利于后续工艺.离子交换后,牛磺酸收集液经反渗透可浓缩35倍左右,平均膜通量为43 L/(m2·h).  相似文献   
29.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T—PCR法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感染的ST细胞中得到核衣壳蛋白(N蛋白)cDNA,并以此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完成了N蛋白的基因扩增.通过双酶切、连接、转化等过程构建了猪PRCVN蛋白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产物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被确认为GST融合的N蛋白.表达蛋白与PRCV阳性血清间有良好的免疫结合性.  相似文献   
30.
锯缘青蟹原肌球蛋白过敏者血清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集美大学学生的饮食及食物过敏情况,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分发了4 000份,主要涉及水产品食物过敏的种类、过敏症状等.调查收到有效问卷3 890份,应答率为97.3%.自诉过敏的学生为1 149人,约占29.5%.对水产品食物过敏的有545人(占自诉过敏的47.4%),其中31例经ELISA检测,IgE为对蟹的原肌球蛋白呈阳性反应(占水产品食物过敏的5.7%,占蟹过敏的11.3%).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自诉对蟹、虾、贝、鱼等水产品的过敏症状相似,多为皮疹和皮肤瘙痒.调查结果表明,蟹、虾、贝类和鱼是主要的水产品过敏食物.食物过敏症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升高明显,采用ELISA检测法,方便,安全,准确,对临床确诊与防治食物过敏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