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人类文明的足迹迤逦不断,人类文明的遗产辉煌灿烂。从简单的渔猎到质朴的农耕,再到复杂的机器,以至绚烂的创意,不同的生产方式各领风骚,共同积累起人类丰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人类文明遗产正是这些财富中的精华,气象万千,蔚为大观。今天,我们立足创意经济时代回望历史,工业遗产成为人类往昔文明的最后一抹余晖。然而,也许是其近三百年的历程太过短暂,也许是创意经济的来势太过迅疾,相对于斑驳的渔猎文明遗产和瑰丽的农业文明遗产,低调的工业文明遗产显得另类、叛逆和孤独,在逐利的环境中不仅为世难容,而且朝不保夕。但是,它们记录了城市、国家和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承载着曾经的先进技术,是一个个凝固的工业音符,是一段段实业兴国的情怀,更是一曲曲朴实的工人阶级赞歌。失去它们的后果是在人类文明的记忆中形成断层,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科技史的塌陷。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站在世界的高度,呼吁、倡议和引导全人类共同行动,重视工业遗产在全球范围的保护与利用。本刊将从第4期开始,立足创意经济时代的全新视角,通过系统地介绍人类文明与工业遗产、我国工业遗产的形成以及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基本思路,从感性层面充分展现工业遗产的迷人风姿,为理性思考工业遗产的理论与实践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不断变革,科技和创新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加速向服务业渗透,并不断衍生出全新的服务业态,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战略性产业。然而,我国传统服务业在市场营销理念、新技术的支撑和客户信息资源分析上,相比国外竞争对手处于明显的劣势。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传统服务业,实现拉动内需的战略目标,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创意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标志着我国政府将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提到了战略高度予以支持,为我国创意产业描绘了更加清晰的前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带动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予以扶持,创意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0个主要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呈现出四个梯队的金字塔状分布,创意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细分行业亮点与热点频现,地域发展特色分明,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持续带动了国家和各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数据的3个基本特征,容量大(Volume)、速度快(Velocity)和多样化(Variety)已成为业界的基本共识。大数据技术的一系列优势已经显露无疑。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已成长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但其进一步发展还有赖于大数据及其技术的支撑。在理论上,大数据及其技术特点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特性相契合。在实践中,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类的重点企业已经率先运用大数据促进其业务发展。北京的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应积极利用大数据及其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创意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回顾中国创意活动的发展历程,我们不禁要问,创意产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来自何方?怎样才能构建起创意城市、企业、社会团体、学术研究机构、网络媒体和广泛的创意人群之间六方对话与协作的有效机制,如何坚持以市场配置发展资源为主要途径,整合这  相似文献   
16.
似乎在一夜之间,中国的创意产业已经如火如荼地在各地发展起来,有关创意产业的书籍不断出版,创意产业园区陆续挂牌运营,创意产业政策接连发布实施,与创意产业有关的各种会议更是一个接着一个。随着创意产业概念的流行和媒体的大力宣传,人们对创意产业的了解越来越多,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也再次激发人们通过创意去创业的热情。可以说,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人们原来的预计,它如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一样正在飞速地发展着,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要理解什么是创意产业,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案例中去看,从每一个案例里面去思考它的创意生存。为此,本刊自第5期开始,选择了一些在创意方面有独到之处的案例,陆续把他们介绍给读者,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发展历程、运作模式、成功经验等多方面的研究分析,挖掘其最灵动的创意所在。每一个创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创新之处,它具有很强的不可复制性,体现着自身的特色。可以说,每一个创意的产生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创意人的独特魅力,他们的思想与内涵在创意中深刻表现出来。分析这些创意的独特性,分析它们的产生,研究它们产业化的过程,启迪更多的人去开发自身的创意,这是我们进行案例研究和介绍的最终目的。通过它们,如果能够更好地诠释出创意产业的内涵,让读者增加对创意产业的体会与认知,这将是代们最期待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业遗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京成 《科技智囊》2008,(12):38-43
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及利用的核心问题是管理体制的问题。深入研究工业遗产管理体制、剖析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对于弄清当前我国工业遗产管理的本质问题、构建工业遗产的管理体系、发挥科技部门的优势作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达到30个,实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到2010年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力争达到30个"的工作目标。此后近两年时间,北京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数量没有发生变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也不会再认定新的市级集聚区,这点可以从前几年上海停止认定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做法得以印证。总的来说,近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  相似文献   
19.
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全球金融体系的传统运行已经受到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探寻新的发展模式、实现新的发展策略,对干规避危机、拉动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创意产业以其特殊的产业特征在金融危机来临之时所具有的反周期性对拉动经济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形成新的策略来突出重围,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