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张乐  苏秀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9):5150-51545179
传统集中式入侵检测模型和系统存在诸多问题,无法适应分布式网络环境发展的需要,而利用移动Agent技术改进的入侵检测系统和解决方案则显示了其性能优势。从总结传统集中式的入侵检测模型和系统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应用移动Agent的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实例检测,验证了系统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2.
当前,多学科交叉范式的逐渐深入发展对传统化学合成提出了更精确、更高效的新要求。近年来,随着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化学”模式使自动化合成逐渐迈向智能化。人工智能通过挖掘海量化学实验数据,不但可以帮助研究者做出合理分析预测,而且可以将研究者从繁琐复杂的日常实验中解放出来,大大加速相关研发过程。梳理了化学研究领域由自动化合成迈向智能化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实验室自动化平台的发展历程,随后系统讨论了实验室自动化平台构建范式,强调自动化合成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以期实现化学合成的智能化闭环策略,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3.
为搞清关中地区中深层热储的潜在损害因素,以区内蓝田灞河组热储岩样为研究对象,采用铸体薄片、粒度分析、扫描电镜、CT扫描及X衍射等手段,在岩性分类的基础上,开展填隙物、物性及孔隙结构的研究,着重分析敏感性矿物、储渗空间与热储损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类热储岩石的黏土矿物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砂砾岩。热储层岩石物性分布范围较宽,渗透率与孔隙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热储岩石的物性按岩性从好到差依次为:砂砾岩>中砂岩>细砂岩。杂基质量分数越高,热储岩石的物性越差。各类热储岩石中较大尺寸的孔喉对渗透率的贡献大,热储岩石中的地层微粒尤其是黏土矿物,在与外界流体接触或所处环境改变时,很容易发生分散、运移,对储层造成损害;热储岩石胶结疏松的特征加剧了热储岩石自身的微粒运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