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本文通过构建开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开县2009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度为"预警"级别,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属于"一般",处于"生态威胁"的土地利用状态.在此基础上,探求建立了生态安全约束条件下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灰色线性规划法,提出了适合该区域的土地利用优化的模式,构建了集"数量"与"空间"、"微观"与"宏观"于一体的优化模型,总结了开县土地利用优化主要对策:严格用地管制,合理安排生态用地;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治理投入,规避生态危害;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2.
基于PSR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环境指标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参考现有生态环境评价及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渝北区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其生态安全状态;并且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影响重庆市渝北区生态安全的27个单项指标,将其按照安全程度划分成四个层次.通过结果分析表明:渝北区生态安全状态处于"安全",影响其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密度,农药化肥使用量和水土流失.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及渝北区的现状,为重庆市渝北区的生态建设以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3.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具有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基于此,我们在中国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采取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科研实践教学法、创造性作业教学法、改革课程结业考试制度等方法,对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4.
在研究分析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风险性因子,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环境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巫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生态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25.
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开展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地处丘陵区的璧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适用于丘陵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对璧山县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寻求针对性途径提高璧山县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璧山县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较低,呈现出中部地区高,南、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经济因素是影响璧山县城镇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主要因子;(3)加大城镇单位土地面积上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要素投入是提高丘陵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6.
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建设用地的总规模不断扩大.而土地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不能仅仅依靠土地的外延扩展来满足地区发展的需要,还应该从已有的建设用地内部挖掘潜力,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本文通过选取相关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专家咨询法(Delphi),在分析忠县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现状后,根据存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建设用地内部挖潜不足等问题,得出其建设用地处于低度利用状态,最后对提高当地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7.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具有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基于此,我们在中国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采取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科研实践教学法、创造性作业教学法、改革课程结业考试制度等方法,对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8.
对重庆市1996—2008年的耕地赤字/盈余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核算与分析,认为重庆市耕地生产力供给水平已不能满足其粮食消费需求,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耕地保护任务日益艰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重庆市耕地赤字/盈余变化的时空特征,即在时间上呈现出赤字增加和盈余减少的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提出了抑制重庆市耕地赤字快速增加的对策,探讨了耕地赤字/盈余核算对建立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攀枝花市仁和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因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未利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使其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开发利用更具可操作性,从而达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0.
重庆市建设用地预测模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预测城市建设用地是可行的,为满足建要求,应以城市建设用地存量为基础,采用累加方法建立生成数列,1991~2000年重庆市发和地预测模型为Xt+1=115626.4538e^0.094382941t-104572.0538平均每年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为1727.88hm^2,预测结果符合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