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细水雾作用下固体池火熄灭时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三维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测量距离细水雾喷嘴不同位置的雾场特性(雾滴速度、雾滴粒径), 选择东北红松和PMMA作为固体燃料研究了细水雾与固体池火的相互作用过程, 重点考察燃料特性、细水雾施加流量以及喷嘴距离燃料试样表面的高度对熄灭时间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细水雾流量的增加, 灭火时间均下降, 在同一个流量条件下PMMA的灭火时间比松木长. 在小流量的情况下, 喷嘴离燃烧试样表面越远, 灭火时间越短. 固体池火的熄灭主要由于燃料表面的冷却.  相似文献   
12.
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是城市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流动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地铁隧道通风和排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引入地铁隧道火灾烟气的浮力效应和热阻效应,建立了隧道通风网络火灾模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地铁隧道火灾烟气逆流的临界条件、临界流速、隧道风流及烟流流速与火灾强度的变化关系,为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控制和事故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十多年来,国际安全领域对细水雾灭火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以美英等国海军为代表的西方各国海军对细水雾在舰船尤其是舰船动力机舱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令人振奋。对该领域的研究作了简单的回顾,旨在使国内安全领域的工作者对此有所了解,为我国海军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效气溶胶灭火剂(HEAE)是由固体推进剂技术发展而成,属于烟火类药剂。当HEAE灭火剂生成气溶胶,出口气溶胶温度很高,会对被保护空间形成二次危害,影响灭火效果,因此灭火装置喷放时需作降温处理。针对灭火装置的特点,采用外冷却方法,利用固化的化学冷却剂,对高温HEAE燃烧产物实施冷却处理。重点考察了冷却块中冷却剂的含量、冷却块的孔径以及冷却块与HEAE灭火剂重量比对冷却降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节冷却块中冷却剂的含量、冷却块的孔径以及冷却块与HEAE灭火剂质量比,能有效地降低灭火装置喷口处的气溶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细水雾的定义和主导灭火机理,对细水雾、水喷淋及气体灭火技术在电气环境的应用进行了比较,说明了细水雾用于电气环境火灾防治的优点及不足。结合前人实验结果系统地阐述了细水雾的导电性、细水雾作用下电气设备击穿强度变化规律、细水雾的滞空性及烟气冲刷能力。重点回顾了国际上细水雾用于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及发电机等电气设备火灾防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描述了细水雾作用下带电工作的计算机、发电机、程控交换机等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讨论了雾滴粒径、雾滴速度、雾通量及障碍物遮挡程度等因素对扑灭电气火灾有效性的影响,介绍了国际上细水雾灭火技术在电气环境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旨在以城市重大危险源为主体对象研究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价方法。通过拓展城市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技术,提出安全等级“层级叠加”原理,将单独评价拓展为相关耦合评价。研究了城市区域性重大事故风险评价技术及量化方法,以城市地理和城市资源为平台,分析各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确定种类灾害相对于城市的安全等级,并将其以一定的比例相关系数进行叠加,得到城市安全的综合且近似于实际的安全“图谱”,并综合人口密度分布建立社会风险评价指标,从而对城市危险源进行综合安全规划,并以试点城市为例给出可视化的城市安全等级划分结果。研究工作成  相似文献   
17.
喷雾碰壁混合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国外在喷注碰壁混合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成功地建立了一个较全面的三维流体喷雾碰壁模型,描述液滴碰壁后粘附,反弹/粘附,飞溅/附壁射流等各种现象,并对一典型燃烧室内的喷雾碰壁混合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计算模型的构筑是正确的,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传统细水雾添加剂的基础上,取长补短,采用物理工艺制备出新型复合添加剂,针对典型火源(酒精池火、煤油池火与木垛火),改变添加剂浓度开展了一系列灭火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添加剂显著增强了细水雾的灭火性能,可提高灭火时间5~8倍。随着细水雾中添加剂含量的不断增加,油池火的灭火时间呈现出先快速下降,而后略微增长的趋势;而木垛火的灭火时间表现为平缓下降,并趋于稳定。含新型复合添加剂的细水雾灭火是物理化学复合作用机制,但主导灭火机理是燃料表面的冷却与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细水雾与煤油火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猛  秦俊  廖光煊 《科学通报》2008,53(14):1724-1729
通过以锥形量热计为基础的小尺度灭火试验平台, 对细水雾施加过程中煤油火的热释放速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试验测量; 试验结果表明, 在细水雾施加的初期阶段, 煤油火火焰急剧增大, 然后快速降低, 且火焰的变化剧烈程度和细水雾的释放压力有较大的关联. 通过细水雾和煤油火作用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耦合作用机制的研究, 对该试验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和讨论. 研究结果对于该现象的认识可以为细水雾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地铁火灾比地面火灾具有更大的危险性。通过对地铁火灾的模拟可以重现火灾过程,研究火灾现象,分析火灾原因。通过FDS模拟,对比大邱市地铁火灾在有无强制通风烟控系统条件下,火灾现场的温度场和烟尘分布,研究讨论其对控制地铁火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