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0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81.
在不加浸提剂和通以氮气(含氧约1%)条件下,用2.45GHz微波照射约100s,东林煤(D)和鱼田堡煤(Y)的脱硫率均可达到20%以上。照射后进一步用5%的过量稀盐酸处理,脱硫率可高达68%。穆谱分析麦明,D、Y均含黄铁矿和硫酸亚铁,D还存在少量黄钾铁矾。经微波照射,黄铁矿转变成磁黄铁矿和陨硫铁,硫酸亚铁可能转变成其它铁相,其程度随着脱硫深度的变化面变化。用稀酸处理几乎可以除尽煤中磁铁矿和陨硫铁。因而微波照射与酸洗结合将是一种有效的脱硫方法。  相似文献   
982.
基于分子激发态振动能级之间粒子碰撞能量弛豫过程理论,提出利用激光诱导分子热助振动荧光光谱实现瞬态燃烧温度测量新技术,从理论上建立了描述分子激发态振动能级粒子碰撞能量弛豫模型的速率方程组。以BaCl分子为对象,研究了激光诱导热助振动荧光的特性,通过选择以517nm波长激发Bacl C~2π_(1/2)(V′=1)(?)X~2∑(v″=0)能级跃迁,实验测量了液化石油气/空气的轴对称预混层流火焰温度,测得焰锥顶部附近的温度为1792±30K。  相似文献   
983.
从虚位移原理出发,推导了两结点三维圆管直梁单元几何非线性的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的解析解,为这种单元大变形、小应变分析提供了刚度矩阵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84.
本文通过对十一个矿不同变质程度的主采煤层样品的宏观裂隙、微观裂隙的观测统计分析,得出了煤体中普遍存在的8种裂隙基本形式及其不同组合而形成的裂隙渗流网络,以及这些网络形式在不同变质程度煤体中的分布规律,并据此建立煤体裂隙渗流模型。  相似文献   
985.
本文以优质陈泡菜水代替纯乳酸菌种,接种培养。用复合薄膜袋兼作发酵和包装容器,制作高盐和低盐泡菜。结果发酵完全、迅速,初步研制出几种新型发酵泡菜,尤以目前未见报道的低盐泡菜最具特色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86.
建筑热工用动态热流计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首次研制了建筑热工用动态热流计,设计并制造了标定装置,研究了以系统辨识理论为基础的标定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动态热流计及其标定方法的可靠性,标定实验结果表明,热流计动态特性及温度误差均能满足建筑热工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987.
分布式两级微机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矿轨道运输信集闭系统为例,讨论了PC系列微机为上位机,多台MCS-51单片机为下位机构成的分布式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通讯功能的实现方法,绘出了结构框图,并较详细地讨论了通信的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988.
本文在现代脑研究资料基础上,主要从脑的解剖、病理、电生理和生化角度,探讨了脑整体工作机理。其中认为;脑工作的基本条件是依赖脑的内源性振荡器对脑各系统连续不断的激励;信息在脑中的编码方式是由信息所产生的冲动使神经元突触建立“连接”—网路而实现;信息在脑中的存储就是这种网路的稳定,海马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信息在丘脑—皮层的网路中存在着循环,并具有优势—网状结构对循环的选择、控制作用;信息在脑中被进一步处理的方式是依赖循环而实现,通过循环使脑中网路之间建立关系并创造新信息。  相似文献   
989.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ytochrome P450reductase,CPR),是细胞色素P450酶的氧化还原伴侣,在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内外源物质合成与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了克隆亚洲玉米螟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Cytochrome P450reductase(OfCPR),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及基因表达分析。OfCPR cDNA全长为2 323bp(GenBank登录号为:MG255127),编码区长度为2049bp,编码68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76.9kDa,理论等电点5.57。同源模建结果显示,该酶主要由N-端锚定区、FMN-结合结构域、连接结构域和FAD/NADPH结合结构域四部分组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OfCPR与鳞翅目昆虫CPR首先聚为一支,再与双翅目、同翅目CPR依次相聚。RT-qPCR结果显示,OfCPR基因在亚洲玉米螟幼虫和成虫期均有表达,而在一龄和五龄幼虫期,成虫期表达量相对较高。OfCPR基因在五龄幼虫期每一天均有表达,其中第三天相对较高,且在五龄幼虫肠道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990.
【目的】考察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种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对臭椿种子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分离,以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为供试病毒,通过半叶枯斑法测定了不同柱层析馏分的抗TMV活性。【结果】当质量浓度为1mg·mL-1时,馏分Fr1,Fr5,Fr6和Fr7对TMV有较强的钝化作用,抑制率在74.46%~83.09%之间;馏分Fr3对TMV枯斑寄主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的保护作用最强,对TMV的抑制率为81.63%;馏分Fr5,Fr6和Fr7对TMV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1.61%,89.47%和78.5%;各馏分对TMV的治疗作用相对较弱,抑制率均低于40%。【结论】臭椿种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各馏分均有一定的抗TMV活性,为进一步活性跟踪其中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