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华绒鳌蟹窦腺组织个体很小,RNA含量较少,利用TRIzol一步法提取其总RNA效果较差,且解剖过程中RNA易降解.本文对TRIzol试剂盒说明书的提取过程进行了适当改进,有效提高了窦腺总RNA的产率,减少了RNA降解量,延长了RNA的储存时间.该方法对于低丰度RNA提取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皮抑制激素(molt-inhibiting-hormone,MIH)的表达分泌特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0a-MIH,并制备了MIH的兔抗多克隆抗体.制备出的多克隆抗体用于MIH在中华绒螯蟹视上神经节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眼柄视上神经节分泌细胞中细胞类型1,2,3,4都参与了MIH的分泌,窦腺也呈现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23.
以真核生物细胞核碱性蛋白H4的高度保守性为依据,利用改良的胶体金电镜免疫定位技术,研究中国明对虾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核碱性蛋白H4的变化特征.发现从精原细胞至精母细胞的细胞质中有H4蛋白的合成,其用于该阶段细胞核染色质的构建;精细胞变态过程中,初期的早些时候有细胞质合成的H4蛋白进入前顶体囊,从初期的晚期开始,细胞核中H4蛋白向顶体囊转移,变态中期转移最强烈,晚期呈减弱趋势,最终导致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不存在碱性蛋白H4.中国明对虾成熟精子细胞核中碱性蛋白H4的缺失是其呈非浓缩核状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4.
中华绒螯蟹高血糖素的分离及其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绒螯蟹眼柄视神经节为材料,通过蛋白液相色谱仪分离具有提高血糖浓度的物质;同种生物体内活性鉴定结果显示,样品9具有高血糖活性,为高血糖素或含有高血糖素.经进一步对样品分离和收集后对其部分生化性质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它是具有高血糖的作用和酸性等电点的热稳定产物.  相似文献   
25.
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用RT-PCR技术检测转录水平基因表达情况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T-aPCR(RT-asymmetric-PCR)是一种以不对称PCR扩增为核心环节的PCR扩增改进技术.本系统有效地改善了低丰度表达基因的检出率.检测大鼠肝核因子4α表达的实验验证了该改进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斑马鱼受精过程中原核的时空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马鱼的成熟卵子处于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精子通过受精孔进入卵内,精子入卵后,卵子被激活;受精后3 min,精核位于卵质膜内侧边缘,处于凝集状态;受精后5 min精核开始解凝;受精后8 min,精核明显解凝,受精卵出现明显的精子星光.同时进入第2次减数分裂后期,之后排出第二极体;受精后10 min,雄原核形成,具有双星光,此时,雄原核已位于胚盘中部;受精后15 min雌原核已形成,雌、雄原核向胚盘中央靠近;受精后20 min,雌雄原核开始接触;受精后30 min,雌雄原核完全融合成为1个合子核;35 min时,受精卵开始第1次卵裂;45 min后分裂形成2个子核;50 min时分裂为2细胞,60 min时分裂为4细胞.  相似文献   
27.
应用多元分析方法评价白洋淀水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获得原生动物群落的特征参数,结合化学监测得到的数据,于2004年4月对枯水期白洋淀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枯水期白洋淀的主要超标因子是N—NH3,COD,BOD5等,其中N—NH3严重超标.将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的结果进行主成分聚类分析发现,府河入淀口南刘庄与圈头2个采样点污染最重,表明府河污水仍是白洋淀的重要污染源,同时淀内村庄产生的内源性污染也已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8.
对虾养殖池底泥中光合细菌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虾池底泥样品富集分离出2株光合细菌,分别编号为M1和M2,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繁殖方式为二均分裂.细胞中含有细菌叶绿素a,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M1和M2菌株均为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的成员,初步研究了NaCl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半滑舌鳎早期胚胎性腺原基分化的组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组织切片对半滑舌鳎胚胎及仔鱼进行了观察研究,首次描述了半滑舌鳎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出现的部位及迁移特征,以及卵黄合胞体,鳔与性腺原基的发育分化.结果发现,PGCs出现于神经胚期的靠近卵黄囊的囊胚层.PGCs的特征为体积比周围细胞大,核大透亮,随后在肌肉期的脊索壁上出现.孵化前期的PGCs迁移到肠原基附近,肠系膜旁可见尚在移动的PGCs和10日龄的仔鱼中在肾管旁出现性腺原基,以后PGCs数量逐渐增多参与性腺的形成.本研究为半滑舌鳎的发育生物学以及养殖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中华锯齿米虾卵黄蛋白的性质,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采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电泳洗脱法从中华锯齿米虾成熟卵巢中将其分离纯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锯齿米虾成熟卵巢中的卵黄蛋白为糖脂复合蛋白,该蛋白分子质量为434 ku.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该卵黄蛋白由3个主要亚基组成,分子质量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