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41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8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唐钢高线吐丝机存在的吐丝质量问题,采用三次样条拟合现场实测数据得到吐丝管曲线方程;根据吐丝管中线材的速度和受力模型,分析线材在吐丝管中的运动状态,研究吐丝管空间曲线对吐丝质量的影响,得到吐丝管空间曲率波动过大和出口速度变化过快是导致吐丝质量不好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善吐丝管空间曲线和规范煨管工艺制度,显著改善了甩尾、吐圈摆动等吐丝质量,吐丝管寿命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22.
对华县老官台剖面190个样品的土壤pH值测定表明:pH值的变化从总体上与其他代用指标对应良好,可用于古气候环境的研究、当气候变得湿润时,植被生长茂盛,生物化学风化强烈,土壤pH值低;当气候变干冷时,植被稀疏,生物化学风化微弱,土壤pH值高.但就局部层位的对比情况看其pH值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气候转型期的突变方面(不像其它指标的渐变),其两个低谷均突然出现在古土壤层S^20和S^10的中部,这两个古土壤层上部和下部又突然转为峰值.pH值的上述变化特点似乎说明其对降水的变化更加敏感,从这个意义上讲,pH值的变化是一个很好地反映降水情况非常敏感的气候代用指标,其可以用来定量恢复古气候中的降水量的多少,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判识深盆气圈闭一般有3种方法:地质条件叠合法,理论模拟计算法,探测结果推定法。在深盆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由于研究的内容不同,对深盆气圈闭的判识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利用这3种方法识别深盆气圈闭,可以确定圈闭的分布和发育范围,同时认为,深盆气圈闭的形成存在一个地质门限,进入这一门限,深盆气才可在圈闭内聚集成藏。将实际资料分析与理论计算相结合,预测了鄂尔多斯深盆气圈闭的发育范围,可为该盆地深盆气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针对协同处理应用的混合实时任务调度需求,提出了基于预取时间的虚拟服务器调度模型,给出了模型调度中的相关算法,论证了算法的可调度性.该算法基于资源划分补给策略,可以实现多种调度算法在同一个实时调度系统中的并发工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调度效果.  相似文献   
25.
不同而和?     
“不同”确实潜藏着冲突的危险,但也包含着和平的因素。避免“不同”之间的冲突,促进“不同”之间的交流、和解、和平、合作,甚至共同,是巨大而崇高的维护和平使命。  相似文献   
26.
判识深盆气圈闭一般有 3种方法 :地质条件叠合法 ,理论模拟计算法 ,探测结果推定法。在深盆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 ,由于研究的内容不同 ,对深盆气圈闭的判识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利用这 3种方法识别深盆气圈闭 ,可以确定圈闭的分布和发育范围 ,同时认为 ,深盆气圈闭的形成存在一个地质门限 ,进入这一门限 ,深盆气才可在圈闭内聚集成藏。将实际资料分析与理论计算相结合 ,预测了鄂尔多斯深盆气圈闭的发育范围 ,可为该盆地深盆气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汉江上游古洪水研究成果的整理,发现6个黄土-古土壤沉积剖面可能记录东汉时期一次古洪水事件。选取其中分布较为集中的4个沉积剖面(LJZ、TJZ、QFC-B、LWD-A)所在河段为研究对象,根据合适的地形数据及水文参数,运用HEC-RAS模型对东汉时期古洪水事件进行了水面线计算和演进模拟研究。结果表明,4个沉积剖面的模拟水位与野外调查计算水位较好吻合,误差均小于0.25%;河段内洪峰传播时间历时约3 h,洪峰流量削减1.43%,这符合汉江上游的洪水传播特性。这一方面说明基于HEC-RAS模型对于沉积纪录的东汉时期古洪水事件的模拟结果较为可靠;另一方面也说明4个沉积剖面可能记录东汉时期一次古洪水事件。该研究对于充分认识汉江上游的洪水运动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对于流域的防洪减灾和洪水预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WBC、CRP、PCT检测在诊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8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细菌性感染患儿41例,病毒性感染患儿39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3组患儿的WBC、CRP和PCT,观察3组结果的差异。绘制3种炎性指标的ROC曲线评价其对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性感染组患儿的WBC、CRP、PCT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组患儿的CRP、PC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炎性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2.2%、92.7%、96.3%,其中,PCT的AUC明显高于WBC和CRP。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细菌性感染组的WBC、CRP、PCT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上述3种炎性指标可用于鉴别和辅助诊断细菌性感染。其中,PCT的诊断效能优于WBC和CRP。  相似文献   
29.
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利用桥梁大师软件和人工布梁相结合的方式,对常用的布梁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其中的差异,直观的给出各布梁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0.
靳贵是明代官至宰辅的镇江士人之一,有《戒庵文集》传世,在明代正德政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