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9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沉积岩最厚、面积最大的2个凹陷,该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油气勘探风险较大.针对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油气成藏规律复杂的问题,从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盖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特征和油气运聚期次及成藏过程等方面研究该区的油气成藏条件,认为该区暗色泥岩厚度大、横向变化快,以大一段-南屯组最为发育;砂岩和砂砾岩是最重要的储集岩体,浊流沉积和三角洲沉积是发育储集岩体的最重要相带;大一段是该区的区域性盖层,南一段和伊一段构成局部盖层,生储盖组合有下生上储型、自生自储型和上生下储型3种类型,油气主要沿断裂运移到小面积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预测出有利油气勘探区为苏仁诺尔断裂带、巴彦塔拉构造带、乌南次凹、苏德尔特构造带、呼和诺仁构造带、敖瑙海次凹、贝西次凹和霍多莫尔构造带.  相似文献   
782.
以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SiO2修饰的碳纳米管(SiO2-CNTs)为载体材料,利用微波辅助加热化学还原方法制备了Pt-SiO2-CNTs纳米催化剂.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散射谱仪对Pt-SiO2-CNTs纳米颗粒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在酸性介质中,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t-SiO2-CNTs纳米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与商用催化剂PtRu/C(E-TEK)相比,在相同的催化剂栽量和实验条件下,Pt-SiO2-CNTs催化剂比PtRu/C(E-TEK)催化剂对乙醇氧化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抗CO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783.
湖泊湿地是大气甲烷的重要排放源,占全球甲烷排放自然源的4% ~47%.外来植物入侵导致了湖泊湿地环境因子的改变,进而影响湖泊湿地甲烷排放,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全球变化背景下我国湿地甲烷排放预测的不确定性.以外来植物凤眼莲为例,综合分析凤眼莲入侵对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特征,重点阐述了凤眼莲入侵湖泊湿地后,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改变...  相似文献   
784.
当转炉、精炼和连铸设备数量及加工时间发生变化时所形成的不同生产模式下的炼钢连铸生产对于炼钢连铸调度方法有着不同的要求. 详细分析了炼钢厂存在的主要生产模式下实现连续浇铸的充要条件和必要条件,建立了相应的调度模型,并给出了生产模式变化时的生产调度策略. 针对转炉设备正常工作和部分检修情况下的两种生产模式,通过引入生产模式参数η建立了统一的非线性规划模型. 在国内某大型钢厂生产调度过程应用表明:模型能够适应转炉设备正常和发生故障或检修而导致的生产模式变化,能够快速编制出符合要求的优化调度计划, 在缩短生产模式变化时的调度反应时间、提高转炉钢水出钢量、提高调度优化程度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85.
对洛川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分布特征有明显区别。耕地和苹果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均小于1.0,土壤中砷(As)和铬(Cr)含量超出绿色食品土壤环境清洁安全值警戒线。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耕地深度在30cm~65cm范围内超出警戒线,林地在深度65cm~115cm范围内超出警戒线。图1,表4,参21。  相似文献   
786.
针对视觉和操作类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脑电独立分量特征的脑力负荷分类方法.利用独立分量分析法从混合脑电信号中分解获得脑电信号的独立分量,再提取脑电独立分量的4个不同频段的能量特征,并对能量特征进行分类.基于脑电信号特征和脑电独立分量特征分别进行了脑力负荷分类实验,得到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60.52%,86.14%,后者比前者提高了42.33%.  相似文献   
787.
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是致密油气地质评价的核心研究工作。通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及气水相相对渗透率等多种实验分析手段,研究了川西中江气田沙溪庙组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探讨了孔隙结构差异性成因,并分析孔隙结构对开发的影响。研究表明,中江气田沙溪庙组致密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受原生矿物组合与成岩演化过程及其产物的影响,其中,石英对储层的渗透率贡献相对明显,对孔隙度影响不明显,黏土矿物、方解石都对孔隙度和渗透率影响明显,均呈负相关;在孔隙结构参数中,孔喉组合关系、喉道大小决定储层渗流能力,以大孔喉对储层渗透能力的贡献最大;孔隙结构对产能及气井生产特征影响明显,孔隙结构均质性越好所对应的气井产能及平均日产气就越高。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及气井开发效果差异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能为气藏合理开发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8.
针对高炉冶炼超高(>80%)甚至全钒钛磁铁矿工艺流程,为了优化高炉造渣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关于高钛型炉渣(BFS)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本工作分别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最大气泡压力法研究了高钛型炉渣的密度和表面张力。系统探究了TiO2含量和MgO/CaO质量比对CaO–SiO2–TiO2–MgO–Al2O3炉渣密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随着TiO2含量从20wt%增加到30wt%,炉渣密度逐渐降低,但随着MgO/CaO质量比从0.32增加到0.73,熔渣密度略有增加。从硅酸盐网络结构角度来看,炉渣密度与结构聚合度(DOP)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TiO2的加入会降低炉渣体系中(Q3)2/(Q2)比值(其中,Q2和Q3分别代表桥氧数为2和3的网络结构单元),进而降低炉渣结构聚合度,导致炉渣密度降低。随着TiO2含量从20wt%增加到30wt%,CaO–SiO2–TiO2–MgO–Al2O3炉渣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相反,随着MgO/CaO质量比从0.32增加到0.73,表面张力增加。此外,利用基于Butler公式的Tanaka模型获得了1723 K下含钛炉渣等表面张力图,为高炉冶炼超高比例(>80%)甚至全钒钛磁铁矿工艺中造渣制度的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89.
颜色的自动检测分级是纺织、印染行业质量检测中的关键一环? 为达到纺织品颜色的快速分级?根据人类视觉特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 Sigmoid 核函数的纺织品色差分类检测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采集的待测纺织品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并将图 像数据由 RGB 色彩空间转换至 HSV 色彩空间?其次对图像区域进行均匀分块?提取 H、S、V 分量值并采用加权和的方式计算 待测纺织品与标准样品间的色差值 ΔE ?最后以 ΔE 作为特征向量?采用基于 Sigmoid 核函数的 SVM 分类器来实现纺织品颜色 分级? 通过色差检测系统分类实验验证该方法分类准确率较高?可以实现纺织品的色差检测分类? 研究结果可为陶瓷、木材 等其他行业的色差检测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0.
刘阳  庞雄奇  丁超  陈迪  李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9):12474-12483
侏罗系延安组延10段为典型的致密储层,是非常规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为了厘清其孔隙结构特征和非均质性,选取延10段储层12块样品,借助高压压汞实验、常规物性测试、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手段,根据压汞曲线的形态和储层物性将储层划分为3种类型,分析孔隙结构特征,利用分形几何理论计算分形维数,研究非均质性,并讨论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由Ⅰ类储层到Ⅲ类储层,排驱压力依次增大,物性变差,孔隙结构变复杂。延10储层分形曲线存在明显的拐点,呈两段式,D1大于D2,D1为2.982 8~2.999 4,平均为2.993 9,D2为2.454 7~2.746 4,平均为2.619 7,大孔喉的非均质性更强。延10储层中不同矿物组分含量的差异影响着储层的非均质程度,储层非均质程度的高低影响着储层物性的好坏和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