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8篇
系统科学   104篇
丛书文集   113篇
教育与普及   1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249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8篇
  1962年   6篇
  1959年   8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2,3-二羟基哌嗪与几种氨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乙二胺与乙二醛的缩合物2,3-二羟基哌嗪,分别与甲酰胺、脲和乙二胺反应,制得2,4,7,9,11,14-六氮杂三环[8,4,0,03,8]十四烷六盐酸盐四水合物(1),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二盐酸盐-水合物(2)和2,5,7,10-四氮杂双环[4,4,0]癸烷(3)。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后,反应得率与文献[1]相比有一定提高。化合物3的合成,由于将反应分为低温和高温两个缩合阶段,使反应得率提高到77.5%。  相似文献   
22.
研究白及微球的制作工艺及其猪肝动脉栓塞和临床患者栓塞的效果。方法:采用乳化-冷凝技术制备白及微球,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制备特定粒径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股动脉经导管把白及微球注入肝动脉。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所考察的因素如搅拌速度、油/水比例和白及胶浓度对微球粒径及分布均有显著影响。白及微球呈圆形,粒径分布窄,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5436μm。实验小猪微球栓塞后的肝动脉造影表明白及微球可致肝右支动脉一级、二级分支完全栓塞;病理检查表明梗死区可见肝组织呈肝硬变改变,大量的假小叶形成。微球临床初步应用效果良好。结论:白及微球作为新型肝动脉栓塞制剂在介入栓塞治疗中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在舒张期提高冠脉灌注压对缺血区血流时相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左心室壁血流灌注仿真模型。模型中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中血管网都用3个支路来代表,各个支路由符合生理实际的非线性时变阻容元件组成。以6条雄性犬的左心室压和主动脉压的实测数据作为输入进行仿真,得出了符合已有实验观察的结论。结果表明:舒张期提高灌注压对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4.
在分析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群体决策方法的类型、评价准则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矩阵距离准则的群体决策方法。该方法应用一个矩阵空间上的距离公式,将求群体判断矩阵的问题看成为求与各个体判断矩阵的距离之和为最小的矩阵的问题,然后又进一步等价为目标规划问题。该方法比较直观可信,因而容易说服各评判者接受由该方法得到的群体判断矩阵。  相似文献   
25.
由于二胺与乙二醛的综合物2,3-二羟基哌嗪,分别与甲酰胺、脲和乙二胺反应,制得2,4,7,9,11,14-六氮杂三环[8,4,0,0^3.8]十四烷六盐酸盐四水合物(1),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二盐酸盐-水合物(2)和2,5,7,10-四氮杂双环[4,4,0]癸烷(3)。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后,反应得率与文献[1]相比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26.
从实际灯具的配光曲线及被照面材料的反射特性入手,运用光度学和色度学的计算方法,详细介绍了泛光照明效果的计算机模拟程序的设计思想和分析方法,按照这一思想设计的软件在泛光照明设计中将十分有用。  相似文献   
27.
在低压下以异丁醇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原油降凝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探讨了合成条件对降凝剂EVA产量和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的压力从4 MPa增加到11 MPa时,EVA的产量从3.88 g增加到11.6 g,醋酸乙烯酯(VA)链节含量从25.2% 下降到16.3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0.38×104增加到1.37×104;引发剂用量从0.05 g增加到0.25 g时,EVA的产量从6.0 g增加到13.3 g,VA链节含量保持在23.5%左右不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0.34×104增加到1.72×104.醋酸乙烯酯用量从9.5 g增加到27.0 g时,EVA的产量从4.79 g增加到10.35 g,VA链节含量从8.81%上升到22.2%,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0.63×104增加到1.51×104;反应体系的温度从333.5 K上升到373.5 K时,EVA的产量从14.33 g下降到5.14 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1.39×104减小到0.53×104,EVA分子结构中VA链节含量从16.8% 上升到35.3%, 总支化度从25.0 CH3/(1?000C)升高到72.9CH3/(1?000C); 反应体系的溶剂选用良溶剂时,EV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反应体系的溶剂选用非良溶剂时,EV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当苯作为溶剂时,得到的EV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951;当异丙醇为溶剂时,EV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32×104.  相似文献   
28.
数感是人们在数概念扩展中产生的对数学的一种敏感与一般理解.这种敏感与理解是对数字(量)的直觉,是关于数概念的网络结构,具有非算法、非单一、非确定、非逻辑等特点.数学教育中让学生建立数感,有助于其提高数学素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提高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29.
化学发光法快速测定亚甲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H2SO4介质中,KMnO4氧化亚甲蓝产生化学发光,甲醛显著增强该体系的发光强度,据此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亚甲蓝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法测定亚甲蓝的线性范围为0.08~8.00μg/mL,对2.00μg/mL,亚甲蓝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22%.将本法用于血样、尿样及针剂中亚甲蓝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0.
对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程度评价首先应抓住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其次是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评价.这一评价为领导者、决策者对于资源配置、整体策划和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