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基于log-Gabor小波的掌纹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纹识别是一种新兴的身份识别技术,具有易于采集、纹理丰富等优点,为此提出一种基于log-Gabor小波进行特征提取的掌纹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用log-Gabor小波对掌纹目标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滤波,然后根据滤波后图像的相位信息形成二进制掌纹特征码,最后用汉明距离来衡量不同掌纹特征码的相似度.在UST掌纹库上的实验结果达到了较高的识别率,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径向对称变换的眼睛睁闭状态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干扰条件下的眼睛睁闭状态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径向对称变换的眼睛状态检测方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睁眼状态下瞳孔的灰度特性及其径向对称特性,有效地解决了光线变化、不均匀光斑、睫毛和镜框等因素的干扰.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对各种干扰情况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检测速度快,能够达到实时要求,而且能在眼睛状态检测的同时实现瞳孔定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最新的合成星系光谱库GALAEV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发现该光谱库所包含的信息可以充分压缩为3个本征谱,用其可精确地重构真实星系的谱能量分布.结果显示,用PCA得到的3个本征谱可作为模板估计星系的测光红移.我们使用BATC15色测光系统,用合成与真实星系测试了用这一套模板决定的测光红移精度,结果显示对于测光误差约为σm=0.05mag时,测光红移测量误差大约为σz=0.013,错误率约为0.12%;当红移低于z=1.20时,测量的误差为σz=0.012,而错误率为0.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PCA的测光红移方法需要的模板谱数量少、运算速度快、测量的准确度较高.利用该方法可以通过对各种测光系统及其组合进行测试,选用尽可能少的中带滤光片,结合宽带测光,在保证科学目标要求的测光红移精度前提下,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望远镜的观测时间.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Boosting算法训练出的分类器常会出现过拟合和向多数类偏移.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样本注入和特征置换的Boosting学习算法,通过在训练过程中加入人工合成样本,逐渐平衡训练集,并通过合成的样本对分类器学习进行扰动,使分类器选择更多有效的特征,提高了分类器的泛化能力.最后,在两类和多类图片分类问题上对该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样本数很少,且正负样本数量极不均衡的情况下,有效提高booting算法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数据服务匹配的数据集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服务匹配的数据集成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数据服务发布、注册和检索的方式工作,能更好地利用数据形式语义进行数据集成,并增强与语义web和描述逻辑推理等智能技术的融合.在介绍该方法的概念、思想和工作机制后,给出了基于数据服务匹配的集成查询检索算法,作为实现数据集成系统查询处理引擎的基础.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可靠地工作.与传统数据集成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数据集成查询处理更为直接和灵活,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伸缩性,也不需要维护公共数据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光斑的检测和定位是视线跟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定位精度直接影响视线跟踪系统的精度.目前常用的基于灰度二值化的光斑检测方法,容易受到光斑亮度变化和镜面反光等因素的影响.径向对称变换(RST)是一种有效的圆形目标检测技术,对上述干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但计算代价偏高.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径向对称变换(IRST),有效降低了算法的计算代价.在引入IRST实现光斑检测之后,再结合自适应二值化和重心法实现光斑的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IRST算法的光斑检测鲁棒性明显高于基于灰度二值化的方法,而计算代价明显低于基于经典RST的光斑检测算法,最终的定位精度也优于其他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颅内组织及出血部位CT值特性的正确分析,在对原始CT图像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滤波、增强、二值化的基础上,用模式识别中最优阀值的方法,实现了对出血部位的正确分割,并通过空间插值的方法,较精确地计算出血部位的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