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根据博弈论分析框架.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详细分析了各经济利益主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不同利益动机及其博弈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各博弈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和对待公共产品(生态环境)的非合作博弈、导致了目前生态保护与重建低效的局部性“窘境”,据此,提出了致力于建立符合各博弈主体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协同合作机制,以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62.
利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 Ba Cd11结构的 Nd(Fe1-x Cox) 9Si2 Cy 化合物 ,X射线衍射的结果表明 C原子加入后 ,单胞体积膨胀 .室温下测量了样品的穆斯堡尔谱 ,发现随着 Co含量的增加 ,化合物中 Fe的平均超精细场先增大后减小 .而 C原子的加入 ,则使 Fe的平均超精细增加 ,同质异能移减小  相似文献   
63.
常虹 《科技信息》2007,(33):165-165
主观性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之一,任何话语都具有主观性。语言的主观性表现在量范畴上,就形成了"主观量"这一概念。主观量表达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手段,本文通过对"动词、形容词复叠与主观量表达"的考察和研究,力求达到对动词、形容词复叠表达主观量特点和规律较为全面和宏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64.
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以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MS)和正硅酸乙酯(TEOS)分别为共结构导向剂和硅源,直接合成了氨基介孔二氧化硅(AFMS).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和热重(TG)方法研究了合成体系中氯化钠(NaCl)和盐酸用量对AFMS结构和CO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体系中添加NaCl,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盐酸用量,会提高合成介孔材料的有序度,增加AFMS的CO2吸附量.最佳条件下合成的材料在30℃,CO2分压为50 kPa时对CO2的吸附量可达0.89 mmol/g.  相似文献   
65.
常压热水锅炉房供热系统规模较小,系统自身无爆炸性危险,但常常由于工艺设计不合理和违章操作,导致事故发生率高于承压锅炉房,本文就此对常压热水锅炉房设计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6.
三轴仿真转台的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针对某型三轴仿真转台任务,设计并实现了三轴仿真转台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并且对三轴仿真转台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实际调试证明了该设计和关键技术解决方案是正确的,该系统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圆满完成了配合仿真实验的任务  相似文献   
67.
为揭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土壤碳在沙化草地的短期分布特征,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选取施肥、补播、喷藻、施肥+补播、藻类拌种+补播5种生态修复措施,并以围封样地作为对照,对0-30 cm深度下土壤全碳、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易氧化有机碳,以及惰性有机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肥(AF)这一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较大,通过施肥措施0-10 cm的土层中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提升了73.75%;在补播(RS)下,对土壤中各类碳的影响较小;喷藻(AS)措施对土壤无机碳、土壤惰性有机碳影响较明显;施肥+补播(AF+RS)措施对土壤碳含量有明显的提升,该修复措施下土壤全碳显著高于对照区;藻类拌种+补播(A+RS)措施同样影响着各类土壤碳含量。由于实验时间较短,土壤碳的变动主要集中在0-10 cm的土层中。在10-20 cm、20-30 cm的土层中不同修复措施对土壤碳的影响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