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0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71.
作为第三代的半导体材料,SiC具有带隙宽,热导率高、电子的饱和漂移速度大,临界击穿电场高和介电常数低,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在高频、大功率、耐高温,抗辐照的半导体器件及紫外探测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碳化硅的发展历史,介绍了SiC材料的生长工艺技术,并简要讨论了SiC器件主要应用领域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2.
点磨削砂轮磨料层采用有粗磨区修整倾角的结构可获得良好的磨削性能,较传统砂轮磨料层结构可获得更理想的磨后表面.提出了将平行砂轮改进成倾斜型砂轮以优化点磨削砂轮的磨料层结构,并应用激光传感器配合光学显微镜评价砂轮形貌,研究相关参数与砂轮磨削特性和加工质量间的关系.试验发现,优化后的点磨削砂轮磨料层结构更加合理,磨粒分布均匀且出刃高度波动很小,可以保证优质磨削表面.  相似文献   
173.
多相粉体的快速、精确混合是自适应功能梯度材料(A-FGM)零件的成形基础.为提高载气驱动下的粉体混合均匀性,建立了气固两相流数值分析模型,采用雷诺时均法进行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载气驱动的快速混粉设备,通过ANSYS-FLUENT分析了不同混粉参数和混粉器构型对混粉腔体内流场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元素分析和图像处理实验测量了粉末混合的均匀度.实验结果表明:载气驱动下的合金粉体混合机制以对流混合为主,提高粉粒的平均流速和位移能有效增加粉粒群的流动性,提高粉体混合均匀度.  相似文献   
174.
制备一种以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N-2-hydroxyprop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chitosan,N-2-HACC)为主要成分、对致龋菌—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新型漱口液。从10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天然产物中筛选出抑菌效果最佳的物质,确定新型漱口液的最优组成成分,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生物相容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和口腔黏膜刺激试验评价漱口液的生物安全性。确定抑菌效果最优的天然产物为N-2-HACC和茶多酚,N-2-HACC和茶多酚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625和0.750 mg·mL-1。以N-2-HACC和茶多酚为主要成分,制备了一种新型漱口液,漱口液中含1.2 mg·mL-1N-2-HACC和1.0 mg·mL-1茶多酚。该漱口液能够抑制S.mutans的生长,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血液相容性,溶血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75.
微小孔结构在航空航天、现代医疗、精密仪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孔径尺寸微小且加工精度要求高,常规的接触式机械加工方式存在切削力致使孔精度较难控制.而电火花加工非接触和无宏观切削力的特点使其在微小孔加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开展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表面微阵列孔制备的实验研究,首先通过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方法结合精修工艺实现了边长小于340μm菱形微细阵列电极的高精度制备.采用所制备的微细阵列电极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表面进行微阵列孔加工,探究微阵列孔尺寸的一致性精度、孔壁的表面质量和电极损耗特点,揭示抬刀速度和抬刀模式对微阵列孔的孔壁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实现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表面微阵列孔的高效率高精度制备.  相似文献   
176.
针对磨削后工件表面出现缺陷问题,提出砂轮约束磨粒喷射光整加工方法(AJF).试验在M7120平面磨床上完成,加工试样为Sa=0.6μm左右的45钢.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用TW3040-60 X射线衍射仪测量;利用MG-2000型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表面形貌对摩擦系数和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磨削表面的残余拉应力逐渐变成压应力,加工时间对残余应力有显著影响.Sa值由0.626μm下降到0.2μm左右.光整加工后表面摩擦系数和磨损量与磨削加工表面相比明显降低,表面硬度随加工时间的延长逐渐提高,这与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77.
焊接接头动态力学的应变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opkinson压杆装置对焊接接头进行了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冲击压缩实验,获得了接头不同部位的动态力学性能曲线,研究了应变率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动态力学性能的应力率效应明显,焊接接头动态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的应变率效应因应力波传播方向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78.
利用环的TL-理想的概念,给出了正则环、弱正则环的特征刻划。  相似文献   
179.
"加油,欢迎来到北京大学."近日,一条29秒的视频被各大网络平台"疯转".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因为受访者韦东奕为高考生加油打气本身,而且因为手提馒头和矿泉水、身着质朴的他,脱口而出的北大助理教授身份和成绩,让不少观众"有被惊到". 5月31日的早上,待在宿舍里的韦东奕,接受了记者的电话专访.据回忆,他的一日三餐在食堂吃,当时怕第二天起得晚,就提前买一些馒头和包子,手里提的正是第二天的早餐.  相似文献   
180.
为探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磨削变质层工艺特性,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磨削参数及冷却条件对磨削变质层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5的磨削表面及亚表面存在一定厚度的磨削变质层.磨削变质层中的塑性变形层内γ相和γ′相发生剧烈扭曲变形且磨削变质层的硬度大于基体.不同磨削参数及冷却条件对磨削变质层厚度产生不同影响,随着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工件进给速度的增加,磨削变质层厚度的变化分别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不断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微量润滑(MQL)作为冷却条件可以降低相应的磨削变质层厚度,最多达到3.5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