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非鸣禽成体环鸽脑中的新生神经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明雪 《科学通报》1995,40(12):1133-1133
自1983年Goldman等在世界上首次报道鸣禽成体脑中的新生神经元现象后,对新生神经元在鸣禽成体脑中产生、迁移和分化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人推测金丝雀等鸣禽脑中新生神经元的产生与它们对鸣啭学习和记忆功能有关.目前世界上对鸟类神经元产生的研究基本局限于鸣禽类,还未见在非鸣禽成体脑中有神经元产生的正式报道.由于新生神经元在鸣禽脑中的分布并不局限在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内,它表明鸣禽成体脑中神经元的产生可能具有更为复杂的功能,因而神经元产生的现象也可能在非鸣禽成体脑中存在.为检验这种推想,本实验选用端脑中无明显控制发声神经核的非鸣禽环鸽(Streptopeliarisoria),应用放射自显影/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方法证明新生神经元在非鸣禽成体脑中的存在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鸣禽燕雀前脑、中脑和延髓的四个发声控制核团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前脑HV_c,RA核团的体积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雄鸟核团均大于雌鸟。中脑IC_o核与延髓的IM核无明显性双态性。这表明,造成燕雀鸣啭能力的性别差异主要是由前脑高位中枢的性双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CB—HRP方法和焦油紫染色,对鸣禽黄雀(Carduelis Spinus)和黄喉鵐(Emberiza elegans)端脑发声控制的高位中枢,上纹状体腹侧尾端(Hyperstriatum ventrale,pars caudale,HVc)的纤维联系和相关核团的形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鸟HVc的主要中枢联系是基本上相似的,但存在以下差别:1、黄雀HVc只接受新纹状体巨细胞核内侧部(mMAN)内少数神经元的传入投射;黄喉鵐HVc接受mMAN及新纹状体巨细胞核外测部(IMAN)大量的神经元的传入投射。2、黄喉鵐比黄雀的HVc接受更多的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NHf)神经元的传入投射。3、黄雀HVc接受长条形端脑听区的传入投射;黄喉鵐HVc接受端脑听区L1、L2、L3上、中、下三层结构的传入投射。这些差别对两种鸟的鸣叫差异及鸣啭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非鸣禽中脑内缘区向丘脑听区投射的脑啡肽神经通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顺行神经示踪物PHAL(Phaseolus vulgaris leucoagglutinin)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非鸣禽环鸽(Streptopelia risoria)中脑内缘区(ICM)和丘脑卵圆核壳(Ov shell)的神经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中脑内缘区PHAL注射区存在脑啡肽(met-enkephalin,met-ENK)阳性免疫反应细胞,这些细胞和在ICM注射点中的PHAL标记细胞显示了相拟的细胞形态,中脑ICM中的神经元的传出投射在丘脑Ov核周围形成的壳式结构,与met-ENK免疫反应纤维终末在Ov周围形成的壳式结构,在形态上极为相拟,这些结果提示,环鸽中脑ICM中的met-ENK神经元可能组成了向Ov壳投射的传出神经通路,并参与了Ov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电刺激鸣禽黄雀(Carduelis Spinus)古纹状体粗核(RA)和RA壳区,再用生物素标记的葡聚糖胺(BDA)示踪剂对其纤维联系进行研究,以了解RA及其壳区对发声和呼吸的影响及其神经支配.结果表明:(1)电刺激RA的不同区域及RA壳区均引起鸣叫反应,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发声强度也增加.(2)电刺激落位于吸气相时,使吸气转化为呼气并产生鸣叫;电刺激落位于呼气相时,使呼气延长并产生鸣叫.(3)RA发出纤维支配中脑背内侧核(DM)和延髓的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nXIIts),RA壳接受HVc壳、端脑听区L1、L3的传入投射,发出纤维支配中脑背外侧核(MLd)与中脑丘间核(ICo)的界面区.结果提示:RA和RA壳区可能通过DM、nXIIts和MLd/ICo界面区,对发声和呼吸起协调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工作证明,鸟类中脑存在司鸣叫的基本中枢。电刺激中脑引起鸣叫反应的同时,伴随一系列植物性和躯体运动反应(蓝书成,李东风等)。在这些反应中,心血管机能发生相应改变。我们曾在鸣叫同时记录到血压的升高(蓝书成1958)。为了进一步探讨血压变化的机制,我们以心率为指标,观察中脑对心血管机能的影响以及和鸣叫行为的相互关系。我们选用成年雄性鹌鹑14只,轻度麻醉后固定在鸟头定位仪上。四肢皮下插入针形电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研究鸣禽高级发声中枢(HVC)性双态性的形成过程,本文以白腰文鸟(Lonchurastriata) 为实验对象,首先通过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端脑 HVC 区域放射胶质细胞纤维的起源与走向,推断出幼鸟孵化后 的 HVC 正背侧 VZ区为 HVC 细胞的主要发源位点;在此基础上,对15d幼鸟经由胸大肌注射3H-胸腺嘧啶以标记端脑 新生细胞,通过3H放射性自显影技术比较雌、雄 HVC 干 细 胞 的 增 殖 能 力,充分证明了 HVC 细 胞 发 源 点 的 神 经 干 细 胞 细胞增殖能力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