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95篇
丛书文集   155篇
教育与普及   1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56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途中十多次经南沙群岛,以皇帝钦差的权威,把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似把一顶顶官帽授戴在这些岛礁的头上,如"英武岛"(中业岛)、"沙弥礁"(渚碧礁)等。南沙岛、礁、沙、滩到底有多少个?我们慢慢吞吞的祖先和匆匆忙忙的外来强盗都没有搞清  相似文献   
992.
为确定经高温烧结处理的淤泥质土抗压强度变化的微观机理,借助SEM和XRD技术进行淤泥质土烧结前后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烧结过程中,淤泥质土的成分要素和结构要素产生调整,使得土体中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高温烧结后淤泥质土矿物成分发生转变,并且伴有混晶和三元共熔化合物的出现,使土体颗粒的接触状态、颗粒大小和联结形式等微观结构发生改变;烧结温度达700℃以上时,土体颗粒在共熔化合物的胶结作用下形成大体积的土体骨架,微观结构由最初的蜂窝状结构变为块状结构,土体结构的整体性提高进而使抗压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993.
设G=V,E是一个简单图,若存在一个映射f:V(G)→{0,1,2,…,2|E|-1}满足(1)对任意的u,v∈V,若u≠v,则f(u)≠f(v);(2)对任意的e1,e2∈E,若e1≠e2则g(e1)≠g(e2),此处g(e)=f(u)+f(v),e=uv,且{g(e)|e∈E}={1,3,5,…,2|E|-1},则称G是奇强协调图,f为G的奇强协调标号,讨论了一类树的奇强协调性.  相似文献   
994.
在圆坯连铸浸入式水口上施加电磁力,对水口内钢水产生电磁搅拌作用,对水口出流成螺旋状态的液体的传热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旋流出流使得铸坯内温度场明显均匀化,加快钢液热量的释放,气隙厚度减小。温度的均匀化,使得固液相温度梯度减小,改善凝固组织、提高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995.
稠油热裂解改质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稠油火烧驱油降黏机制,对乐安油田草南稠油在火驱过程中的热裂解改质行为进行试验研究.在380 ℃条件下,分析稠油在水蒸气、CO2和N2介质中高温热裂解产物及其组成,讨论不同体系的高温反应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发生热裂解反应,分子链断裂后生成饱和烃和芳烃,产生气相、油相和焦沥青;CO2、水蒸气和N2中稠油热裂解气相产物和焦沥青产量明显降低,油相产物增加;水蒸气介质中,稠油热裂解主要是水热裂解反应,在CO2和N2环境下高温裂解为催化热裂解.  相似文献   
996.
料浆状氢氧化镁是环境友好的水处理剂,广泛用作酸的中和剂,沉淀重金属离子,脱除二氧化硫。以唐山南堡盐场的卤水为原料,以氨水为沉淀剂制备了料浆状氢氧化镁,通过试验确定了卤水氨法沉镁制备氢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分散剂的种类、加入量对料浆状氢氧化镁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制备浆状氢氧化镁聚分散剂环氧琥珀酸合成条件和最佳配比。浆状氢氧化镁最佳分散剂配比为:偏硅酸钠加入量0.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溶液加入量2.4%,聚环氧琥珀酸的加入量为0.7%。在该条件下制备出的产品放置三周不分层,且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997.
提出一种包含逃逸和俘获阶段的行星际小推力全程轨道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步式设计思想,针对地球逃逸、日心转移和目标星俘获三段轨道的转移特点,分别采用加权组合控制律和混合法进行顺序设计,并基于拼接条件在地球和目标星引力影响球处完成不同轨道段间的拼接.该方法降低了多引力场穿越轨道动力学的强非线性,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良好的收敛性.以地球-火星转移为例对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用于行星际小推力转移任务的全程轨道设计.  相似文献   
998.
文章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能同时分析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新方法。采用一种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基质固相分散(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MSPD)萃取替代传统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从茶叶中提取、净化14种常用农药残留,采用GC-FPD分析检测;14种农药的回收率在65.4%~1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9.3%,LOD为5.0~30.0μg/L,LOQ为25.0~100.0μg/L。  相似文献   
999.
几种高分子絮凝剂的脱色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3种高分子絮凝剂对5种阴离子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考察了絮凝剂种类、用量、染料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絮凝剂P(AM-DMC)的脱色效果优于无机絮凝剂PAC和PFS,但最佳用量范围比PAC和PFS窄;与P(AM-DMC)相比,染料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对PAC和PFS的脱色率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00.
正看透大脑的构造?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这些真的只存在于科幻和魔幻小说中吗?NO!在科学家的实验室中,这些正在逐渐通过科技这一伟大的"魔法师"变成现实。在不久的未来,它们也将影响我们的生活。1.能够一眼看穿大脑结构的技术如果你百度一下"透明老鼠",一大波透明的啮齿动物便会向你"袭来"。由于日本RIKEN脑科学研究所科学家的辛勤工作,如今想要看穿动物的大脑组织,已经不算什么难事儿了。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