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功能性二硫化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促进剂1-羟基苯并三唑(HOBT)或4-二甲氨基吡啶(DMAP)存在下,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缩合剂,3-巯基丙酸二硫化物分别与烯丙胺、甲基丙烯酸β-羟基乙酯(HEMA)、对氨基偶氮苯和对羟基偶氮苯缩合,合成了带可聚合双键的二硫化物和带偶氮苯光敏性基团的二硫化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光谱对上述功能性二硫化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2.
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钨掺杂的TiO2纳米粒子,利用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结晶紫水溶液的脱色为模型反应,研究了钨掺杂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作为光催化剂降解反应的活性。讨论了光催化剂的配比,光催化剂的用量,光照时间与结晶紫溶液脱色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以经过500℃煅烧配比为X(WO3)=3%的WO3/TiO2复合材料为光催化剂,当催化剂用量为500 mg/L,结晶紫溶液的起始浓度20 mg/L时,光照2h,结晶紫的降解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33.
纳米铝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纳米铝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纳米铝主要应用于火箭推进剂、火炸药添加剂和太阳能电池板的铝背场。制备纳米铝的方法主要有蒸发冷凝法、线爆炸法、机械化学法、脉冲激光剥蚀法、电弧放电法和溶液化学法等。虽然纳米铝在应用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可是目前的制备方法成本昂贵、产量小,制约着纳米铝应用方面的发展。因此,发展新型的低成本、产量大的纳米铝制备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无机含氮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本文在介绍半导体光催化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对NOx、NO2^-污染物光催化降解的现状、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剂活性的途径、光催化技术发展中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无机含氮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剂Bi_2O_3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剂三氧化二铋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光催化剂用量、试液PH、光照时间与印染废水的COD、色度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光照8小时,印染废水的COD、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42.7%、50.0%。  相似文献   
36.
污水处理中光催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效节能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文中综述了半导体光催化方法、反应机理、各类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剂活性的途径、光催化技术发展中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7.
以2—甲基吡啶为超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二(2—吡啶)酰肼,后者与取代苯胺偶磷氮基化合物作用,合成了四种新的三芳基三氮唑。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MS 确定。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差热分析实验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教学设计,将验证性实验改变为综合性、研究性实验。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注重在问题中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物理化学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9.
说课在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日渐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总结了说课的内容和意义,阐述了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说课技能的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0.
针对复杂化学反应的配平问题,文章在综合各类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优点的基础上,给出一种通过分解反应物或生成物配平化学反应的方法.结果表明,与传统配平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不需要掌握化合价和电子转移的情况,也不需要处理复杂数学运算的特点.且该方法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