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41.
针对施工图审查手工处理过程中,不仅繁琐,且效率低、易出错的现状,研究和实现了一种施工图审查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J2EE架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结构,系统设计为多层模型,其中客户端用JSP+STRUTS实现(MVc模式),中间应用服务器用APACHETOMCAT、wEBLOGIC部署,后台服务及数据库采用REPORTINGSERVICE、SQLSERVER2008、ORACLE。采用了一种基于分布式业务系统的内部监控平台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了对于分布式业务系统的应用监控、数据库用户操作监控和系统日志监控功能,解决了目前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审计等网络安全监控设备无法处理的系统内部使用监控问题。  相似文献   
442.
双层玻璃幕墙的CFD模拟与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双层玻璃幕墙的节能原理。应用CFD技术对夏季简化的双层玻璃幕墙模型进行热工分析,揭示了热通道内的气流运动规律,指出双层玻璃幕墙存在的问题,并比较了几种不同设计方案的差异。最后,计算出幕墙综合传热系数和热效率两个关键参数,可为双层玻璃幕墙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提出了优选混凝土原材料、降低水泥水化热、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削减温度应力,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强度;降低混凝土骨料温度、入模温度、浇筑温度,加强测温工作控制内外温差;掺外加剂和外掺料,主动控制混凝土绝热温升等施工防裂技术措施,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44.
本文以山羊精子为材料用电穿孔导入法转染外源基因,为生产转基因山羊奠定基础.用血细胞计数器在显微镜下记数死亡精子数检测精子活力,并用原位杂交实验检测电击精子消化前、后阳性率.以探讨山羊精子电穿孔转染外源DNA的方法及影响因素,摸索并优化电穿孔转染程序和条件.结果显示:电穿孔导入法可用于山羊精子介导转染外源DNA;电场强度、电击时间和电击次数同时影响精子活力,其中电击时间显著影响外源DNA的内化转运(P<0.05),山羊精子最适电穿孔条件为400V、200μs、电击1次,该条件下电击后精子活力和消化前、后阳性率分别为0.45和27.6%、22.5%;最适电穿孔条件下电击洗涤精子比未洗涤精子的消化后阳性率提高14%(P<0.01),将洗涤精子与外源DNA共孵育后再电击比不孵育处理组的消化后阳性率提高5.8%(P>0.05);电穿孔处理消化后阳性率在个体间无显著差异,且电击转染的精子被内化转运到精细胞内的外源DNA分布不规则.结果表明,山羊精子电穿孔转染外源DNA的最适转染条件为对精子充分离心洗涤并与外源DNA共孵育后.在400V/200μs条件下电击1次.  相似文献   
445.
本研究在安全意识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从安全氛围的营造、本质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建设、监督管理和持续改进6个方面对安全意识的提升进行了论述,最后针对管理者安全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望、闻、问、切”的理念。  相似文献   
446.
针对传统风险分析方法无法实现动态评估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燃气管网风险分析模型.基于管道失效原因与事故后果,构建了事故演变全过程网络结构,并运用马尔科夫理论将演变全过程与时间相关联,最终建立了动态贝叶斯风险分析模型.该模型基于贝叶斯理论进行泄漏、致灾模式及后果节点的概率计算,实现了对燃气管网事故的原因诊断及事故发展态势预测.以松原"7.4"燃气爆炸事故为例,应用本模型演示了燃气管网事故推演技术,结果表明:事故是由第三方施工破坏引发燃气泄漏,由于燃气在土壤中的扩散范围不断扩大,扩散范围内受限空间数量不断增加,人员活动情况也更加复杂,进而增大了燃气聚集与点火概率;结合事故现场条件,本模型对这起爆炸概率进行了推演,认为此次燃气爆炸概率将在泄漏60 min后达到42.3%,高于安全泄放概率;该结果与真实情况基本相符,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