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为了探索海上观测平台共享机制,发挥国内多方科研力量的综合优势,加强海洋现场数据的长期积累,促进海洋科学研究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考察船2004年起开始实施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观测计划.该计划以珠江河口和南海北部海洋多尺度海洋动力和环境过程为观测对象,以提高认知和预测自然与人类活动对南海近海生态系统影响的能力为目标,为南海海洋管理可持续发展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为了提高虚拟战场环境中实体间碰撞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对Vega Prime中碰撞检测算法实现的机制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仿真应用,分析了Vega Prime仿真平台下碰撞检测器的类型及特点。总结出了在Vega Prime环境中定义、创建和使用各种碰撞检测的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大地景仿真、海洋视景仿真和威胁判断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给出的开发思路对于车辆仿真、飞行仿真、交战过程仿真等各类视景仿真开发都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可以满足最为复杂的虚拟战场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43.
海岸带自然资源丰富、变动频繁,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其全天时、全天候和高分辨率等特征,成为海岸带探测和动态监测的重要遥感器。论述了SAR探测地物的原理、海岸带地物的SAR图像解译标志和SAR图像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SAR图像在海岸带地质地貌探测、海岸分类、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探测和海岸带动态变迁的监测等几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4.
根据乙醇燃烧化学动力学机理和热力学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为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多种位移预测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用于水平位移预测.参照后验差比值C和小误差概率P等级划分标准,结果表明,GM(1,1)模型用于路基水平位移预测是可行的,该模型预测趋势与实测值一致,预测精度要高于对数曲线拟合法,稳定性要高于指数平滑法.  相似文献   
46.
岂宇光 《科技信息》2011,(24):I0149-I0149
会话含义是美国语言学家Grice提出的语用学理论,是解释语言事实中重要的原理之一。本文从会话含义理论角度来探析《绝望主妇》对白中的幽默,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增强语用知识,提高英语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7.
以硫酸、草酸和磷酸分别作为电解液,利用电化学法制备了阳极氧化铝模板(AAO).实验发现,电解液成分的不同对模板的孔径和有序度影响很大.硫酸电解液制备的AAO模板孔径最小,孔洞有序度较高,孔密度最大,磷酸电解液制备的AAO模板孔径最大,有序度较差,孔密度最小,而且孔道中出现了Y型的分叉.实验中改进了去除AAO模板背面阻挡层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浸泡方法对模板表面腐蚀严重的问题.实验总结了不同电解液制备AAO模板较佳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48.
用Beta算子逼近具有第1类间断点的函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Beta算了具有第1类不连续点函数的逼近,利用点态连续模wx(t,t)和正规算子方法,得到了Beta算子对具有第1类不连续点函数的逼近结果,从而推广了Beta算子对有界变差函数的逼近。  相似文献   
49.
作者采用调用绘图软件包的方法,在微机上进行了等值线绘图程序(EQNUP)设计。该程序可直接与从头计算配套使用,也可单独用来绘制各类原子轨道,分子轨道和轨道电子云密度截面等值图。程序具有使用方便灵活、运行速度快等特点,用户使用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0.
人及猪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克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云开 《科学通报》1994,39(1):76-7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合成的小分子量碱性蛋白质,由119个氨基酸组成.研究发现BDNF对神经系统的多种神经元均有效应,在体与离体观察证明,它可维持与促进外周神经嵴和基板来源的多种感觉神经元的发育、生长与分化,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GABA能神经元、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营养作用.研究还发现BDNF与神经生长因子(NGF)同属一个基因家族,二者在生物效应上有许多类似之处,但其作用的神经元特异性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