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考虑信息完全共享且需求随机条件下,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TPLSP)在物流运作中出现的货损货差因素,建立了由供应商、TPLSP和分销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独立决策模型和集中式决策模型.设计了收益共享契约,通过算例的仿真计算与分析,验证了实际情况中货损货差成本往往由TPLSP独自承担所造成的对TPLSP激励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证明了选择恰当的收益分配系数能够使供应链达到帕累托最优,同时也能激励TPLSP为减少货损货差付出努力;并给出了最优订货批量、TPLSP和供应商的协调定价以及收益分配系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62.
结合农资供应链的特点确定农资供应链工厂的数量、位置、规模和分配,构建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以顾客覆盖最大化为基础、选址总利润最大为目标,引入时间和距离的敏感度变量以反映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对运输距离和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优化农资供应链工厂对分销商的覆盖率问题.上层从决策者出发,以工厂利润最大为目标;下层从顾客角度出发,考虑市场竞争,以对分销商的最大覆盖率为目标.将模型应用于具体农资企业,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电离层TEC与太阳黑子数在短周期上的相关关系,采用1997~2004年的太阳黑子数资料与同期厦门站的电离层TEC数据,利用小波功率谱分析的方法提取3个尺度的短周期,并利用小波相干谱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两者在278 d周期上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太阳黑子数和电离层TEC主要存在准27 d、准半年周期以及年周期等短周期,而且电离层TEC和太阳黑子在准27 d周期上有良好的相关性。位相计算表明,电离层TEC的变化滞后于太阳黑子数2~3 d。厦门地区TEC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在夏季比其他季节更强,这对提高该地区电离层TEC预报精度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64.
用随机摄动法,将纤维铺设方向、材料密度以及从层合板的上表面到中面的距离视为随机变量,研究了随机参数在确定性载荷下响应的灵敏度与统计特性.  相似文献   
65.
配光检验摄影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痕迹与载体之间的亮度反差和消除或减弱客体背景图案的干扰。使用胶片相机在拍照时无法知道痕迹的反差效果,而使用数码相机可以直接在液晶显示屏上观察到实际的拍照效果。选取透明玻璃单面遗留的无色汗液指纹、灰尘指纹、油质指纹、塑料上“502胶”熏显的汗液指纹、黄色封箱胶带胶面上遗留的经甲紫染色的汗液指纹、木块上遗留的撬压痕迹、光滑白瓷砖表面遗留的无色汗液指纹等为例,实验研究证明利用数码相机进行配光检验技术摄影时,数码影像效果由曝光量的多少决定。胶片相机摄影时光照角度和方向的确定方法完全适用于数码相机拍照。  相似文献   
66.
采用双极膜电渗析(BMED)技术,对以提溴吸收完成液为原料电解制备NaOH和HBr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系统考察了电流强度、原料液初始质量浓度以及酸碱浓度等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在盐室的NaBr溶液中加酸的实验效果,用来模拟以甲酸钠溶液为吸收液的提溴吸收完成液。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膜堆的直流电强度有利于产酸产碱,但是电流效率更低,能耗更高,综合考虑,实验采用的电流强度为2.5~3.0 A。当原料液NaBr的初始质量浓度为40~50 g/L以及酸碱初始浓度为0.1~0.2 mol/L时,电流效率较高,能耗较低。随着酸碱初始浓度增加,电流效率和能耗的变化变小。在NaBr原料液中加酸会抑制碱的产生,相反产酸量则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估应用现场潜血痕迹发现记录仪显现、辨别常见棉/麻/涤布料上的潜血痕迹的显现效果。方法利用现场潜血痕迹发现记录仪分别对常见棉/麻/涤布料表面遗留的潜血痕迹进行辨别和显现评估效果。结果对于常见棉/麻/涤布料上遗留的潜血痕迹在现场潜血痕迹发现记录仪下显现取得良好的显现效果并能辨别血痕。结论应用现场潜血痕迹发现记录仪可以有效显现和辨别常见棉/麻/涤布料上的潜血痕迹,该方法简便易行,仪器便于携带,显现效果好。  相似文献   
68.
提出了判断化学需氧量(COD)滴定终点的新方法——光度滴定法,分析比较了光度滴定法和现有国标法的区别。试验结果表明:滴定终点红褐色溶液最佳吸收可见光波长是510 nm;滴定反应速度不影响光度滴定终点的确定;光度滴定曲线能够较好地确定滴定终点;实际水样测定中,国标法和光度滴定法的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分别为1.12%和0.84%;光度滴定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0%,与国标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光度滴定法以光学的角度判断COD的滴定终点,避免了国标法的视觉判断误差,为未来检测仪器的全自动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9.
1临床资料例1病历号:20673琚某某,女性,68岁,首发症状为发作性肢体油搐。口角歪斜,腕关节,指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屈曲、双手为典型的助产士手,有意识障碍及尿便失禁。于95年6月作过甲状腺手术,术后低钙性抽搐三次。入院前一天抽搐7~8次,数分钟后好转。检查:神经系统未见限局性定位体征,Chevostek征阳性,Trouseau征阳性;CT显示:双侧基底神经核区,背侧丘脑、小脑齿状核、颞叶广泛性、多发性、弥漫性钙化,CT值160H单位;查血清钙1.96mmoe/L;血磷1.425mmoe/L;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肾功能正常。例2病历号:20938崔某,…  相似文献   
70.
针对海量Web服务资源的可信判断和优质可信服务的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的Web服务信任增强选择模型EMBST。该模型依据提供相同功能的不同 Web 服务具有不同的社会网络属性的思想,利用检索出的Web服务资源发现并拓展该资源潜在的社会网络;将信任等级指标添加到关系网络中实现社会网络中具有不同信任等级的Web资源的选择,增加了对节点可信性的考虑;最后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任度的谱分割算子。仿真结果表明该选择模型为Web资源可信选择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