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周尚义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5):106-109
受湖湘地域文化和南方浪漫精神的影响,澧州孟姜女故事在其流变中,深深地打上了湘楚文化精神的烙印。就故事情节而言,从孟姜女裸浴求婚,到望夫寻夫,再到哭城蹈火,最后显灵护乡,这诸多传说,都存有澧州人依据本地域文化和楚人的理解所进行的编创;就人物形象而言,从孟姜女作为天真浪漫的贞洁少女,到爱恨交织的悲苦少妇,再到忠贞刚烈的巾帼英雄,最后升华为祛灾送子的护佑神女,这些形象的塑造及其内在精神的不断丰富,亦是湘楚文化孕育和陶冶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唐陪都地位对太原城市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期间愈是兴盛时代的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就愈是深远。唐陪都时代是太原城市文化的鼎盛时期,文章探析了唐代陪都文化对太原城市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龙兴之地对太原城市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的影响,佛教建筑对太原城市人文景观文化的影响,陪都经济地位对太原城市商业文化的影响,龙山、晋水对太原城市自然景观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太原城市文化体系建设应该充分考虑上述影响。 相似文献
63.
64.
廖尚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6(2):115-18
试论高师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廖尚义(贵州师大教务处贵阳550001)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竟争日益激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世界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未来的21世纪,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金融资本、技术、信息和物质... 相似文献
65.
根据晋南黄土台垣临猗县孙吉村49龄柿子林、12龄苹果林和小麦地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0~600 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和土壤干层特点与分布.结果表明:临猗孙吉村人工植被下有土壤干层存在,且发育强度很高,为中度或中度以上干层.与普遍认为的2~4 m的土壤干层的分布层位相比,临猗孙吉村人工植被下土壤干层分布更广泛,在0~600 cm甚至600 cm以下都有发生.此外,对比该地区三种不同植被下深层土壤含水量,得出三种植被干化程度为苹果树>柿子树>小麦.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晋南黄土台垣是不适于造林和小麦种植的.但是,为了该区的农林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也可以选择耐旱树种并加大树的间距营造人工林. 相似文献
66.
对广西龙塘蚀变流纹岩风剖面中六个难溶元素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i,Nb和Ta元素在整个风化成土过程中基本上保持了它的稳定性,Zr,Hf和Th在风化剖面上部有为富集,可能与矿物锆石与钍石在风化壳表层被腐植酸溶解后向下迁移被蒙脱石与非晶质氧化铁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67.
用群系指标研究山西植被地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rcGIS9.2软件,从山西植被图中采集各植被类型的每个图斑,将各群系归并到植被、森林、灌丛、草本植被或栽培植被后获取群系的个数和面积,计算群系指标,在SPSS18软件中分析群系指标与其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相关性,探讨植被地带性.用群系的密度、覆盖率和优势度这些指标研究植被、森林、灌丛、草本植被、栽培植被均具有一定的地带性.用群系密度研究植被、灌丛、栽培植被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与物种多样性的一致,但森林、草本植被的地带性却有些不同.用群系覆盖率研究时,自然植被(森林、灌丛、草本植被)与栽培植被的地带性不同.用群系优势度研究地带性时会受群系的密度或覆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毛乌素沙地变迁之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尚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50-61
地层探测与史籍资料表明统万城建城之前,这一带的自然景观是农牧兼宜,水草丰美,但在统万城建城时,本地区已有“沙阜”、“沙丘”、“沙陵”,自然景观并未形成大规模的沙漠环境。环境的变迁主要受气候波动而变化,以后又由于人类活动的叠加使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对毛鸟素沙地成因与变迁的研究,应从时空角度出发,综合其沙地形成发育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以及影响环境变迁的人为因素,利用多学科交叉,相互印证,方可得出全面、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流域生态安全研究的历史阶段划分——以汾河上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与生产技术水平相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生态安全阈限应是一个动态数值。以汾河上游为例,从人口、政策、技术等对生态环境干预度较高的人文因素入手,以森林、草地覆盖率变迁、水土流失程度为主要指标,对流域生态簧全历史阶段划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0.
廖尚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根据党和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面向普通中学教育,为新中国培养了数千万计的毕业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祖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展望未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和发展的今天,长期固定不变的高等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当加以改革.高师要为基础教育培养成千上万的素质高的教师,并造就一批教育家.本文结合我校实际,就深化高师教学改革的一些问题作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要求高等师范院校要由封闭式的d啦会办学向开放式的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