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81.
番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是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其病害发生类型多且较为严重,在生产中应依据病害发生情况,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82.
贾樟柯的新作<三峡好人>为他带来了巨大声誉.电影<三峡好人>展现了自三峡水库修建后所带给库区的巨大变化.从镜头语言的话语功能上看,<三峡好人>具有以下的艺术特色:关注现实,反映当下的社会问题;关注平凡事,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关注细节,传递生活的诗意;荒诞的画面,现实与梦幻的交融.本文通过对<三峡好人>中富有特色镜头话语功能的分析,为我们理解和再认识贾樟柯的电影提供了另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283.
通过在钻孔中投放放射性同位素,对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标记,然后探测其浓度变化,利用同位素单孔稀释法得到钻孔中地下水的渗透流速,确定地层中的强渗漏带。利用温度示踪方法可以判别是否存在库水渗漏,其依据是库水与坝后地层温度分布规律不同,库水底部为低温,而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而上升,从而使当地地下水也具有随深度增加的趋势。若钻孔附近存在低温库水渗漏,则在钻孔温度分布曲线会出现拐点或低温谷。将此异常点作为孔中库水和当地地下水的分界点,根据所探测的渗流速度就可以分别计算出两部分的渗漏量。以某土石坝为例,利用同位素综合示踪方法进行了绕坝渗漏的判别和计算,为采取防渗加固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4.
谢海洲 《科学通报》1963,8(4):72-72
唐苏敬等撰尚志鈞辑校蕪湖医学專科学校印行公元659年唐朝政府指令苏敬等編纂的“新修本草”,取材丰富,編写严謹,不但总結了唐以前药学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药学高度的发展。它是祖国医学珍貴文献之一,比之西欧著名的“紐伦堡药典”之出世,还早九百余年,但在国內至宋代  相似文献   
285.
寇恩平 《科技信息》2010,(23):J0064-J0064,J0141
涂装工艺是汽车生产的四大工艺之一,而电泳则是涂装工艺的关重工序之一。但缩孔是电泳过程中常见的弊病。作者根据多年的涂装工作经验和对比国内外先进的涂装技术细致的分析了电泳缩孔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86.
设计一种计算正矩阵谱半径及其特征向量的新算法,并证明算法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计算量小,便于实现,且能较快达到所需精度的特点.数值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7.
利用单个曲面的消隐信息,如曲面的轮廓线等来判断多个曲面的投影可见性,使大量,的有关曲面深度比较工作转化为少量的深度比较与二维区域的划分与判别工作,从而提高了消隐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288.
289.
本文提出了采用扰流色谱技术测定传质系数的原理及计算方法,测定了正已烷、甲醇、乙酸甲酯、丙酮在氮气载气注中的传质系数和扩散系数,并研究了温度、载气流速和搅拌各种参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290.
寇俊丽 《山西科技》2007,(6):70-70,88
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心得。文章分别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工具的使用以及教学效果的实现等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