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综合类   1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容 《广东科技》2014,(2):59-60
探讨了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法。首先从变压器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的负载与损耗的关系分析了变压器工作特点,同时阐述了变压器经济运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实现方法,旨在对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本文应用EHMO方法对N′-(4-氯苯甲酰基)0,0-二异丙基磷酰脲分子的计算结果,描述了该分子电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并给出分子的电离势、原子净电荷及键级,探讨了分子和AChE的相互作用和水解位置。  相似文献   
23.
顺-2-丁烯-1,4-二醇的1,4-二羟基被邻二苯甲基保护形成环烯2、然后氧化生成α-对称十员氧杂环-1,2-二醇3,将3转化为单三甲基硅醚4后,在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TMSOTf)的催化下,与C2-对称二亚砜手性辅助试剂1进行缩酮化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缩酮5。随后的碱催化缩酮开裂反应非对映选择性大于99%。最后,水解去掉手性辅助试剂,以良好的产率和95%ee的光学纯度得到光学活性醇7。  相似文献   
24.
多碱光电阴极单色光电流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碱光电阴极的单色光电流实质上反映的是其在该单色光照射下的量子产额。该文阐述了单色光电流的测试原理和影响量子产额的因素,介绍了多碱光电阴极多信息量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在多碱光电阴极制备过程中在线测试、处理阴极的单色光电流,测得的曲线有助于分析和指导工艺,从中还可得到光电子逸出深度的信息。该文给出并分析了在该系统应用于玻璃阴极实验管制备过程中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5.
陈昌忠  王帮容 《科技信息》2010,(21):I0018-I0019,I0030
由于计算机测控系统处于在工业现场,其采集数据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文中根据采集数据的种类和功用,系统地介绍了常用数据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原理介绍,并讨论了这些预处理方法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Pro/E软件的主要特点及参数化设计,阐述了基于Pro/E的颚式破碎机齿板参数化模型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27.
自动引导小车(AGV)作为FMS的物流系统中的工件运输装置,主要负责系统内的工件运输,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效率。FFS500-2是我国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一条柔性制造系统生产线,现AGV控制系统无法运行,需要进行改造。该文提出用先进的工控机和交流伺服控制系统改造原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通用性,恢复其正常功能。文中详细讨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及伺服控制,对系统的软件进行了模块化设计。  相似文献   
28.
29.
“文化快餐”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 中国是个疆土辽阔的文化大国。在中国漫漫五千年的文明史上,留下了无数光彩夺目的文化瑰宝。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更是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发展阶段,大批文化精品竞相出现,争奇斗艳。这些文化精品不容置疑地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将永垂史册。对此,人们满怀热情地予以关注、肯定、褒扬和推崇,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但与此同时,有一种与文化精品相伴而生的、天天出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产品却被人们尤其是评论家们、写作学专家们大大忽视了。有人根据这种文化产品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给它冠以了一个颇为贴切的名字:“文化快餐”。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文化快餐”或是熟视无睹,或是不屑一谈,或只是淡淡地“宽容”地一笑了之,总之,人们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