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3共有631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丝氨酸蛋白酶、三磷酸核苷酶(NTpase)和螺旋酶(Helicase)的功能,在HCV多聚蛋白的成熟和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结构蛋白NS4A,其主要功能就是作为NS3丝氨酸蛋白酶的辅助因子,在HCV多氨酸成熟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此外,NS3/4A还参与NS5A的超磷酸化修饰过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T细胞抗原受体(TCR)Vβ基因克隆化改变特征.方法应用多引物巢式PCR技术检测肿瘤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TCR Vβ基因22个亚家族的克隆化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肿瘤患者TCR单克隆改变的特点.结果 CD8+T细胞TCRVβ基因亚家族单克隆改变的数量多于CD4+T细胞;肿瘤患者的CD4+T细胞中,只有Vβ2,Vβ7和Vβ8三个亚家族单克隆改变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其他Vβ亚家族单克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肿瘤患者的CD8+T细胞中,有14个Vβ亚家族单克隆改变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4组肿瘤患者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TCR Vβ7亚家族的单克隆改变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通过检测TCR Vβ基因克隆化改变,可以初步了解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状况.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NKT细胞含量与HCV感染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cR Vα24/Vβ11双阳性NKT细胞.结果 抗-HCV阳性且HCV RNA也阳性的病例NKT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抗-HCV阳性而HCV RNA阴性的病例(P<0.0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由于NKT细胞数量减少或活化受阻,造成HCV的持续感染,不利于病毒的清除;另一方面,由于肝内有HCV的存在,NKT细胞大量向肝内趋化,导致外周血的数量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促反应终点法检测50例健康人和137例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结果 脯氨酸肽酶的正常参考范围为(854.6±191.8)U/L,肝病各组脯氨酸肽酶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经过治疗后各组肝病患者脯氨酸肽酶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的检测可估测肝病患者的病情及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25.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HBV YMDD变异株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发生 YMDD变异的情况;研究HBV YMDD变异的发生率同拉米夫定用药时间及用药前与血清HBV DNA水平的关系;观察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水平的变化.方法 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被分为2组,1组为拉米夫定治疗组50例,另1组为对照组30例.采用实时PCR技术,并结合荧光探针技术,分别检测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用药期间的HBV YMDD变异发生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治疗组在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治疗组在用药52周时的HBV YMDD变异发生率为24.0%,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52周的变异率3.3%(P<0.05); 治疗组在用药52周的HBV YMDD变异率为24.0%,明显高于用药26周时的变异率4.0%(P<0.05);治疗前HBV DNA水平较高组用药52周时的变异率为35.7%,明显高于HBV DNA水平较低组的变异率9.1%(P<0.05);治疗组中未变异组在用药52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为65.8%,明显高于变异组的HBV DNA阴转率16.7%(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导致HBV YMDD变异的产生,并且该变异的发生率随着拉米夫定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加;治疗前血清HBV DNA水平较高者在应用拉米夫定后易发生YMDD变异;HBV YMDD变异发生后,可出现HBV DNA复升,但一般不会超过治疗前的基线水平.  相似文献   
26.
关于CD45RA/CD45RO分子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D45RA和CD45RO是白细胞共同抗原的两种异型.CD45RA 和CD45RO T淋巴细胞在表型、功能等各方面均不同,了解其亚群的变化可能有助于了解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状态及预后.  相似文献   
27.
胃黏膜细胞DNA倍体分析及细胞膜Fas表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s是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能诱导细胞凋亡的糖蛋白.而DNA倍体分析可反映细胞增殖状态.检测DNA倍体和Fas抗原有望在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监测、复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由于进口大型球磨机资料的缺失,工程上对该型号球磨机的最佳填充率和最佳球磨转速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于球磨机故障频发。为了研究球磨机转速与填充率对滚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并延长球磨机寿命和提高球磨效率,以球磨机滚筒内物料的运动为基础对球磨机受物料作用力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的填充率、不同的转速下物料对滚筒的作用载荷和分布,推导出脱离角和下落角的关系及其与滚筒受力面积的关系,并计算了不同转速、不同填充率下物料对滚筒内壁的摩擦力的分布情况。分别建立了不同转速下的下落角和脱离角模型、受载荷面积模型和滚筒受摩擦力模型。最后针对选矿厂大型格子式球磨机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况对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以Hep3B和PLC/PRF/5两种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自噬在NVP-BEZ235中引起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人类肝癌细胞Hep3B和PLC/PRF/5在含有10%FBS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后再进行细胞活性检测,用于Western blotting检测及线粒体膜电位(MMP)分析.结果 NVP-BEZ235能够有效增加LC3-Ⅱ的表达,并同时降低p62的表达,由此推断,NVP-BEZ235也能够诱导产生自噬,与Atg5的siRNA或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联合应用时,肝癌细胞的生长被抑制.结论 NVP-BEZ235与Atg5的siRNA或者3-MA的联合应用能够促进细胞凋亡,NVP-BEZ235和自噬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为肝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BVirus,HBV)变异株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 ,探讨HBV基因组前C区 1896位基因变异与宿主机体免疫水平的关系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5 5名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HBsAg ,抗 HBs,HBeAg ,抗HBe及抗 HBc;采用定性PCR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HBVDNA ;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 (RFLP)检测发生前C区 1896位基因突变的HBV变异株 ;采用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对上述患者外周血的CD4 + T细胞 ,CD8+ T细胞 ,CD3+ T细胞含量进行检测 ,将检测结果同所设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 5 5名患者中 ,HBsAg(+) ,anti HBs(- ) ,HBeAg(+) ,anti HBe(- ) ,anti HBc(+)者共 2 2例 ,其HBVDN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在这2 2例患者中 ,有 2 0例被检出为单纯HBV野毒株感染 ,另有 2例被检出为变异株和野毒株混合感染 ;HBsAg(+) ,anti HBs(- ) ,HBeAg(- ) ,anti HBe(+) ,anti HBc(+)者共 33例 ,其中HBVDNA阳性者为 18例 .在 18例HBeAg(- )而HBVDNA (+)的患者中 ,有 17例被检出为HBV前C区 1896位变异株感染 .变异株感染患者外周血CD4 + T细胞含量较之健康对照组有所减低 (P <0 .0 1) ,CD8+ T细胞含量较之健康对照组也有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