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合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以FeCl3.6H2O为固体催化剂,由既作反应物又作溶剂的95%乙醇和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并讨论了催化的各种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固体FeCl3.6H2O是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良好催化剂,最佳的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2:1、催化剂与酸的摩尔比为0.12:1、反应时间为3h、回流温度。上述条件下,其收率高于77.5%,含量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对氨基苯甲酸苄酯的相转移催化法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以氯化四丁基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制备了对氨基苯甲酸苄酯,应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反应时间,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和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在优选条件下收这90%以上,纯度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13.
引言 H·Sigel曾系统地研究过第一过渡系后部金属离子的许多1:1:1混合配位络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性质的关系,发现不同配位体之间的匹配对络合物稳定性影响极大,并提出了著名的配位体间的相互选择作用(discrimination)。但对非过渡元素离子则研究很少。非过渡元素与过渡元素结构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因而可能存在着某些不同规律。  相似文献   
14.
乳状液膜脱酚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产古马隆树脂的含酚废水采用乳状液膜法脱酚进行了探讨,试验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和搅拌强度,内相试剂的浓度、油内比、乳水接触时间、温度、酸度及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除酚效率的影响。对酚含量为600ppm的废水,经一级处理可净化到5ppm以下,净化率达99%以上。此外,还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适宜用量及液膜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离子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氨基酸离子液体(amino acid ionic liquids, AAILs)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由于其具有更好的环境友好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功能等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氨基酸既可以作为阴离子也可以作为阳离子构成氨基酸离子液体.AAILs的合成方法简便易行,能够通过修饰或改变氨基酸侧链取代基团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氨基酸离子液体.AAILs的各种性质,如熔点、玻璃化温度、热稳定性、黏度及导电性等受到氨基酸侧链或官能团的影响.另外,氨基酸离子液体能够提供稳定的手性中心,是目前少数几个可以由阴离子提供手性的手性离子液体之一.由于氨基酸离子液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并且生产成本低,使其在实验和理论研究上都得到广泛的重视,在手性溶剂、催化剂、多肽合成中间体、制药等领域拥有一定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6.
石墨烯因具有特殊的纳米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实验综合考虑了氧化石墨烯与水合肼的质量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pH值四个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氧化石墨烯各基团还原效率的影响机制.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氧化石墨烯中的主要官能团如羟基、羰基和环氧基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还原.进一步利用FT-IR图谱分析软件,采用基线法计算分析表明:(1)氧化石墨烯与水合肼的质量配比是影响还原程度的最主要因素;(2)还原羧基的最佳条件为氧化石墨烯与水合肼质量配比10∶9、反应时间80 min、反应温度100℃、pH值7;还原羟基与环氧基的最佳实验条件相同,均为氧化石墨烯与水合肼质量配比10∶8、反应时间80 min、反应温度100℃、pH值8;(3)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达到采用水合肼选择性还原石墨烯表面羟基、环氧基及羧基的目的.研究结果将为研究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机理及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金属酞菁衍生物催化的模拟酶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属酞菁衍生物由于其结构与性质的特殊性及广阔的应用实绩与前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作为金属辅酶模型的金属酞菁衍生物的研究及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8.
室温离子液体FeCl_3-BPC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充有高纯氮气的干燥手套箱内,将无水FeCl3和氯化正丁基吡啶混合,用称重法准确配制不同组成FeCl3和BPC混合样品,利用DSC方法绘制了FeCl3BPC二元体系相图·提出了室温离子液体窗口和室温离子液体深度两个概念,用来衡量形成室温离子液体的能力及其性质·根据相图,指出了这个体系能形成含过渡金属的室温离子液体,有一定宽度的室温离子液体窗口和室温离子液体深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几个由碳原子数计算各种低级链状单官能基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公式,并讨论了这些公式的适用范围,利用这些公式,可以非常利地算出烯、快出外所有低级(碳原子数为8个以下)链状单官能基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数目。  相似文献   
20.
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12种有机酸的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离子排斥色谱法分离测定有机酸 ,选用最常见的盐酸作淋洗液 ,以四丁基氢氧化铵为再生液 ,考察了淋洗液浓度、流量等因素对分离和测定的影响 ,对 12种有机酸在阴离子排斥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HPICE AS1柱分离有机酸以离子排斥效应为主 ,同时也存在离子交换效应·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色谱条件 ,并在此条件下 ,测定啤酒中的有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