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据创新和对付不确定性职能,提出对企业家的一个新界定;从选择、激励(监督)和成长环节讨论了将市场选择方式与内部机制组合,作为系统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成长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2.
聚葡萄糖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聚葡萄糖中还原糖含量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采用直接滴定法及高锰酸钾滴定法,对聚葡萄糖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直接滴定法比高锰酸钾滴定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出限低等优势,因此直接滴定法更适于快速测定聚葡萄糖中还原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33.
针对在Alpha稳定分布噪声环境下循环谱估计通信信号载波频率失效问题,提出了基于广义循环谱的载波频率估计方法.首先用非线性变换定义广义循环谱,并对信号幅度进行变换;然后利用非线性变换抑制夹杂在通信信号中的非高斯脉冲噪声.通过检测广义循环谱的谱线位置与数字调制信号载波频率的关系实现载波频率估计.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对比,证明该方法可较好地在Alpha稳定分布噪声环境下估计通信信号的载波频率.  相似文献   
34.
全国低风速气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85-2014年NCDC数据库345个地面站的气象资料, 统计全国低风速条件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年际变化和持续性等基本特征, 分析低风速频率空间分布的规律和季节变化。选取哈尔滨、乌鲁木齐、北京和成都4 个代表城市, 分析不同地区低风速条件的特征和年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1) 30年间, 全国低风速频率约为40%, 其中哈尔滨低至25%, 成都高达60%; 2) 低风速出现频率表现为夜间高、白天低的特征; 3) 全国从9月至次年1月, 低风速状况出现频繁, 之后不断减少, 春季4月达到最低, 哈尔滨秋季的低风速频率最高, 其他3 个代表城市皆是秋冬季的低风速频率最高; 4) 全国持续3个小时(及以上)的低风速状况出现概率为36%, 其中成都地区的低风速持续性高, 持续12小时(及以上)的概率达到20%; 5) 全国低风速频率的总体空间分布是南方高北方低, 内陆高沿海低, 分布的范围和频率随季节变化; 6) 哈尔滨的低风速频率有明显增加趋势, 其他3个代表城市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35.
在人脸精确定位的基础上,将提取出的面部图像进行积分投影,然后结合驾驶员疲劳时所特有的面部特征,有效地把人脸的特征器官区分开来,定位司机眼睛和嘴巴的位置,并且将其从面部图像中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36.
针对H.264的编码特性,选择了编码代价最小的帧间编码模式,通过改变搜索范围来优化多帧运动估计。实验结果验证,该编码算法可以平均节省H.264编码时间的30%。  相似文献   
37.
珠三角地区荔枝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量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8年7月和2009年2?3月在珠三角地区开展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微气象学综合实验观测资料, 分别应用近地面层通量廓线关系法和松弛涡旋累积法(REA)计算了荔枝林下垫面VOCs冠层尺度通量。结果表明: 荔枝林的主要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排放为异戊二烯, 其排放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荔枝林生长季白天的典型异戊二烯通量为0.932 nmol/(m2?s), 非生长季植物排放不显著。该结果为使用微气象学方法获取VOCs通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8.
江汉平原秸秆焚烧污染物排放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江汉平原地区秸秆焚烧的危害, 通过入户调查确定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的比例, 用排放因子法估算2010 年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量, 结合入户调查的结果、MOD/ MYD14A1 和GLC2000-China 的地表覆盖数据, 分析该地区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放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2010 年江汉平原秸秆焚烧共排放73.3 Gg (1 Gg=109g) PM2.5, 18.6 Gg OC, 3.27 Gg BC, 7763 Gg CO2, 238 Gg CO, 10.6 Gg CH4, 28.6 Gg NMHCs, 0.382 Gg N2O, 5.74 Gg NH3, 8.26 Gg SO2 和17.1 Gg NOx, 其中5 月、9 月和10 月是秸秆焚烧的高峰期。在所有县市中, 监利县、仙桃市和天门市是秸秆焚烧排放最多的3 个地区, 荆州市市辖区是单位面积农田上秸秆焚烧PM2.5 排放最高的地区; 在所有的农作物中, 水稻秸秆焚烧对排放的贡献最大, 其次是油菜和小麦。  相似文献   
39.
以2015年10月15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森林火灾为例, 探索通过云水检测、潜在火点提取、太阳耀斑剔除、背景窗口确定等步骤, 利用新一代地球同步气象卫星——Himawari-8卫星数据提取森林火灾火点的方法。在所研究的时空范围内, 共提取Himawari-8火点10109个(有效时刻数142个), 单一时刻火点数最高为267个(当地时间03:40)。通过对时空分布的定量化比较发现, 与相应时刻的MODIS火点相比, 所提取的Himawari-8火点数量较少, 空间分布更分散, 但二者的空间分布在总体上非常相似, 且所提取的Himawari-8火点空间分布及数量特征与Himawari-8真彩色图反映的森林火情较为吻合, 说明利用该方法提取的Himawari-8火点可以较好地反映森林火情, 能够为森林火灾监测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40.
正如果不是这样灵秀的山水,如何能孕育那样神奇的传说?从小看动画片,一边被"穿墙过去,拿了就逃"逗得发笑,一边也知道了崂山道士,再长大一些读过《聊斋志异》,除了《峻山道士》,还记住了充满浪漫色彩的《香玉》一篇,更加觉得崂山实在是神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