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针对高校专业课时偏少,实验经费短缺,以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金和实验仪器资源,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并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汽车类专业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42.
合成了复盐硫酸锰铵(NH4)2Mn(SO4)2·nH2O,利用热重分析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微商热重法(DTG)研究了它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确定了其结晶水的数目为7个,并通过Kay-West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反应级数(n)和频率因子(A)等动力学参数,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得到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具有良好的动力学一致性.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图书馆不和谐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读者、馆员、信息载体和物质设施建设的协调统一等方面论述了和谐图书馆的构建。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有/无遮挡条件对自然环境中一维混凝土内微环境温度响应的影响规律.基于傅立叶传热原理和第三类边界条件,推导出2种工况下的一维混凝土内微环境温度响应模型,并利用现场试验结果论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此外,还提出了利用实测结果求解混凝土的热扩散系数和表面换热系数等参数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所构筑的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混凝土内微环境温度响应模型可表征混凝土内微环境温度响应变化规律,其理论拟合曲线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有/无遮挡条件对混凝土内微环境温度响应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温度响应波幅、极值和出现时间等方面,这是因为主导混凝土与环境间的换热方式不同;基于理论推导和实测结果所解出的混凝土热扩散系数和表面换热系数等参数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5.
不同干湿条件下混凝土表层内水分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润湿、干燥和干湿交替条件下混凝土表层内水分传输规律,通过理论分析推导混凝土表层内水分传输模型。基于菲克定律和达西定律探讨混凝土表层内水分传输相关性,并利用实测结果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此外,还探讨采用BET等温吸附曲线构筑混凝土内水分特征曲线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混凝土表层内水分传输模型可描述不同条件下混凝土内水分传输规律,但扩散系数取值需根据条件不同而定。采用等温吸附曲线获得混凝土内水分特征曲线与传统求解结果相似,从而为简化求解过程提供了新途径;所求解的混凝土内水分等效扩散系数不同是各传输模型假设机理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46.
以钢筋混凝土护面加固的丰满重力坝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ANSYS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法,建立代表性溢流坝段三维模型分析大坝加固前后的静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护面加固后坝顶最大静位移量减少约14%,地震载荷下最大动位移量减少约6%;加固后地震响应更趋向平缓,峰值响应的出现迟于加固前,对抗震是有利的,但坝体顶部正向地震响应会因护面加固后刚度和质量增加而增大;护面加固能够显著地改善坝体顶部和下游坝肩部位老混凝土的应力状态,但对坝体上游坝面和坝踵部位的应力状态基本没有影响.钢筋混凝土护面对坝体抗震能发挥一定作用,但应重视坝肩和坝顶增大的动力响应对护面抗震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7.
论述了专业资料室为构建学科文献信息服务的优势,探索了专业资料室如何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8.
岩石试样弹塑性破裂过程数值模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岩石弹塑性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EPFPA),对岩石试样的弹塑性破裂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模拟比较研究。分别研究随机数发生器种子值、统计分布函数的形态参数m、单元数目、应力应变状态、试样中心有无弱区、边界条件、材料参数随机赋值方式等条件对岩石试样弹塑性破裂过程的影响。不仅在计算机上再现了岩石试样的弹塑性破裂过程,而且得出许多有意义的结论。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岩体工程的宏观力学性能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49.
沈阳城市森林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由7个抗性功能指标、5个生态功能指标、5个美学功能指标组成的城市森林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沈阳42种主要城市森林乔灌木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刺槐、榆树、小叶朴、早柳等乔木树种,黄刺玫、水蜡、接骨木、鸡树条荚蓬等灌木树种获得了较高的综合评价指数。评价结果与沈阳地区的基本状况以及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说明该研究在城市树种评价方面做了一次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0.
用半固相反应法合成无水邻苯二酚锰.用EDTA滴定法测定锰的含量,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它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3.598 nm,b=12.910 nm,c=4.343nm,β=124.406°.用热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它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邻苯二酚锰在氮气气氛中一步分解生成氧化锰和有机化合物,生成的有机化合物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邻苯醌、9,10-蒽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