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系统地阐述了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氧化石墨还原法和电弧放电法等,概括介绍了石墨烯近年来的应用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继1998年1月《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一卷:总论、龟鳖目、鳄形目》问世后,又于当年11月出版了《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三卷:有鳞目蛇亚目》(以下简称(《蛇志》)。爬行纲第三卷是由7所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的12位爬行动物专家共同参与编著的一册中国蛇类专著。作者们在历时25年(1973-1998)的工作期间,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冒暑忍渴,不畏艰险,野外调查和采集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森林、草原、高山、荒漠和田野,并综合了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据笔者统计,仅就用作《蛇志》中蛇种描述依据的标本数便高达7798条…  相似文献   
83.
首先给出阿基米德ι-群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引理,然后讨论了它的有关性质.特别是定理4导出全序阿氏ι-群与实数的戴得金分划间的关系.对研究ι-群的结构有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4.
用数学逻辑模型的模糊数学的计算原理,建立自动分析评价排球比赛中各局双方布阵效果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在IBM-PC机上运行实验,经多场国际比赛系统运行验证:本系统所给出的数据是准确的,做出的分析评价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85.
《泰山学院学报》中国改革发展史研究栏目的设立,无疑是对改革开放史研究——这一党史、国史研究的前沿领域的一个即时跟进,显示出主办方的政治敏锐性与学术前瞻性(在党史研究权威机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已出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的情况下,党史研究的重点自然应转到对新时期党的历史研究上来).栏目开办4年来,在丁龙嘉教授的主持下,学界和学报同仁大力配合,栏目在存史、研究、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86.
针对传统次硝酸铋制备过程中产生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及大量氨氮废水等问题,提出采用液相球磨转化法制备次硝酸铋新工艺,运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方法对氧化铋球磨转化制备次硝酸铋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转化率影响性由大至小的顺序为液固比、球料比、硝酸浓度、反应时间;氧化铋球磨转化制备次硝酸铋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硝酸浓度为0.5 mol/L,液固比为15:1 m L/g,球料比为10:1(质量比),反应时间为1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氧化铋的平均转化率为90.71%。制备的次硝酸铋主要呈棒状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87.
针对传统粗锑精炼工艺中除铅的难题,提出用NaPO3 作为除铅剂,生成磷酸盐渣浮于锑液表面除去的方法. 用热重-差热法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反应机理并进行粗锑除铅的条件实验. 研究发现,PbO与NaPO3 在590℃时即开始吸热反应,在850℃以下主要形成NaPb4 ( PO4 ) 3 ,而在850℃以上主要形成NaPbPO4 ,反应彻底. PbO、Sb2 O3 和NaPO3 混合物的反应表明:在NaPO3 量不足时,优先与PbO反应,只有当NaPO3 足量时才会与Sb2 O3 生成锑的非晶态玻璃. 用NaNO3 作为氧化剂,在氮气保护下进行了除铅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时间和温度、NaPO3 和NaNO3 加入量对结果的影响. 在最优条件下精锑含铅0. 047%,除铅率98. 90%.  相似文献   
88.
基于大涡模拟方法,采用CFX软件对某型通海阀的噪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选择大涡模拟中的WALE亚格子模型,运用前处理软件ICEM对通海阀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根据大涡模拟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设置边界条件。计算结果表明,通海阀低频噪声声能较大,高频部分所占比重较小,这与实际相符,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相对于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标准,该阀门噪声的声压级略偏大。  相似文献   
89.
春都铜矿是中甸岛弧带西斑岩带的一个典型矿床,对春都铜矿床矿石矿物开展了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矿区硫同位素组成非常稳定,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的~(34)δS值分别为-3.0‰~-0.14‰(平均~(-1).09‰),-6.54‰~-2.11‰(平均-3.44‰),-5.0‰~-3.6‰(平均-4.07‰)且依次降低,表明硫化物沉淀过程中硫同位素分馏基本达到平衡。16件硫化物样品的34δS均值为-2.41‰,表明硫主要为深部岩浆来源。矿石矿物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7.863~18.036,15.448~15.614和37.753~38.188,不同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铅可能具有多源性,所有样品铅同位素投点均落入造山带区域或上地壳,表明铅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这种硫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岩浆可能起源于俯冲洋壳板片的部分熔融并受到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90.
稠油热化学增效技术在陆上油田相对比较成熟,但与陆上油田相比,海上油田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开展针对海上油田特点的热采化学增效技术研究。①通过实验手段优选出了适合于渤海油田的自生热体系,该体系低浓度下就可产生较高的热量,并且无毒害性;②通过控制催化剂的类型和浓度,实现了自生热体系达峰时间的控制;并通过矿场试验验证了该自生热化学增效体系能有效地降低稠油黏度、溶解固体石蜡、清洗有机垢,能有效提高油藏渗透率,提高原油产量;③筛选出的自生热催化剂是一种多元弱酸,可有效控制达峰时间和减少有毒副产物产生,同时不腐蚀油套管,更加适合海上平台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