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1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精炼渣系的发泡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CaO-MgO-Al2O3-SiO2-CaF2五元精炼渣系进行了有关发泡性能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吹气量的增加,炉渣相对发泡高度相应增加,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2)当炉渣碱度〈2.5时,炉渣中MgO质量分数在11%左右对炉渣发泡有利,而在高碱度操作时MgO质量分数则应该低一些;(3)对于低碱度不l2O3为15%;(MgO)+(Al2O3)为20-26%较好;(4)炉渣碱度对  相似文献   
902.
基于在轨辨识的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抑制空间柔性结构的振动,必须进行在轨动力学参数辨识,实时获得系统参数。该文针对空间柔性结构,建立了基于在轨辨识的振动控制方法。该方法运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辨识得到系统的动力学参数,然后利用辨识得到的参数设计最优控制器,抑制结构的振动。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辨识要求的数据短、辨识速度快,对主要振动模态的抑制效果明显,适合于空间柔性结构的在轨控制。  相似文献   
903.
针对当前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算法因遭遇“维度灾难”而难以开展叶轮机械高维优化的难题,提出了自适应厘清变量间关系的动态聚合全局优化算法。该算法能在不消耗额外样本的条件下获取设计变量间的交互信息,并基于该信息一方面将高维问题分解为多个低维问题,实现高维问题的高效优化,另一方面为后续知识挖掘提供信息基础。在完成典型30维函数算例测试后,利用所提出的算法完成了包含28个设计变量的Rotor 37叶栅气动优化与设计空间知识挖掘。结果表明,优化后,Rotor 37叶栅设计工况效率相对参考设计提高了1.69%,且变工况性能相对参考设计亦有不同程度提高。在获得最优解的同时,所提出的算法还厘清了Rotor 37叶栅设计空间各变量间交互作用关系。进一步,结合算法所揭示的变量交互作用进行知识挖掘与CFD验证,证明对分离线附近型线进行微调可有效降低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跨声速叶栅的气动性能。由此,所提出的算法在求解高维大资源叶轮机械优化设计问题上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04.
群体智能是通过聚集群体智慧协同求解大规模复杂问题的智能方法,其思想最初源于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群体智能行为的模拟。群体生物通过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协同演化,可涌现出整体性的智能行为,完成复杂任务,具有高度的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能力。受此启发,国内外学者运用数学和计算机工具对群体智能行为进行模拟,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一系列群体智能涌现与演化的机理和模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社会基于物联网的群智协同和演化现象进一步拓宽了群智演化计算的范畴,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对群智演化的理论模型和应用提出了新挑战。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将群体智能列为需重点发展的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方向之一。文章将从生物群体、智能体群体和人类社会群体等不同视角,从群智演化协作的模型和机理、群智演化协作的组织结构、群智演化协同决策及群智演化协同计算的应用等角度,总结群智演化计算的主要研究问题,对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对比分析,并对该方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科学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05.
使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获得了薄壁圆筒的弹性极限压强和最小壁厚,并根据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横截面面积,求解了厚壁圆筒的纵向极限承载能力;按照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得到了球壳的弹性极限压强和最小壁厚。计算表明:对于薄壁圆筒,其弹性极限压强随中间主应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当中间主应力系数很小时,弹性极限压强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而略微减小,而当中间主应力系数较大时,弹性极限压强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而增大;最小壁厚随中间主应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中间主应力系数很小时,最小壁厚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仅有微小的增大,而当中间主应力系数较大时,最小壁厚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而减小。对于厚壁圆筒,增加中间主应力系数或套箍指标都将提高其纵向极限承载能力;当中间主应力系数较小时,纵向极限承载能力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而减小,而当中间主应力系数较大时,纵向极限承载能力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而增大;塑性极限内压强随径厚比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对于球壳,其弹性极限压强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而减小,最小壁厚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06.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湖盆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近年来新补充的大量的野外露头及钻井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各期沉积相特征以及湖盆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流沉积、湖泊沉积以及三角洲沉积为区内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长10期以浅湖亚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为主;长9期发生湖侵,并出现油页岩沉积;长8期湖盆进一步发展,中心以浅湖亚相为主;长7期湖盆发育达到鼎盛,发育张家滩页岩;长6期沉积作用增强,湖泊三角洲建设进程加快;长4+5期发生又一次短暂的湖侵,三角洲建设进程减缓;长3期湖盆开始收缩,发生全区的三角洲建设;长2期湖盆收缩加剧,区内北部大部分冲积平原化,西缘、西南缘、东缘和东南缘具有不同程度的地层剥蚀;长1期盆地内仅残留3个内陆闭塞的浅水湖泊。研究认为,研究区延长组湖盆面积及深湖面积在长7期均达到最大,之后开始逐渐萎缩,长3期湖盆面积急剧减小,长1期湖盆面积达到最小,深湖已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907.
普适弛豫不同于理想的Debye弛豫,但是具有一般介质所具有的弛豫规律、Ngai首先假设并为大量实验结果证实:时域普适弛豫函数φ(t)可用如下的关系来描述 e~-(?) t相似文献   
908.
设计数据仓库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扼要地论述了建立数据仓库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模型,几类关键数据表以及对有关数据仓库的软硬件环境的要求,提出了数据仓库数据源的采集,整理,并构环境下的转换和仓储这一系列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相关数据处理程序模块,讨论了数据仓库五个部分的功能及它们间的关系,所叙述的步骤及方法,可为设计和实施数据仓库的工程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9.
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通讯系统的新型多频段共形微带天线。该天线由2个对称的双T槽型微带贴片组成,并以圆柱为载体形成共形。该天线由同轴线馈电,采用HFSS软件仿真,通过调节天线尺寸的大小,改变天线谐振点的大小,从而控制在指定频率范围内谐振点的个数;当天线尺寸一定时,可通过改变馈电点的位置对不同频率模式进行激励或者抑制。仿真结果显示,在3~7GHz频段内,该天线可以使得4个频段同时工作,其中心频点分别为4.10、5.86、6.44、6.92GHz。该微带天线具有共形、四频段同时通信、易于小型化等特性,可以应用于不同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910.
为了在烟叶烘烤过程中节能减排并实现智能控制,本系统以太阳能为主要热能来源,设计一种智能烤房控制系统.介绍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详细阐述硬件结构和软件控制系统功能实现过程,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能有效利用新能源,实现了高效节能烤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