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43篇
丛书文集   69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0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中国木犀属叶部微形态特征及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木犀科Oleaceae木犀属Osmanthus国产15种植物的叶部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该属植物气孔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排列一般规则而整齐;气孔口多呈椭圆形;气孔外缘具明显的突起,有时呈复杂的缠绕绳索状;多具有腺点,腺点外常具有明显的放射状条纹。气孔密度各种之间差别较大,为400~1700个/mm^2。腺点密度则差别较小。为69~136个/mm^2。山桂花、双瓣木犀、坛花木犀具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气孔,气孔外缘具有明显的放射状条纹,与腺点较为接近,远大于正常气孔,密度为39~146个/mm^2。给出了该属基于微形态特征的分种检索表。总体而言,微形态研究结果支持了传统上将该属分为4组的处理方式,但各组之间在一些性状上也存在交叉。因此,进一步开展此类的研究工作,继续探讨微形态特征在该属分类方面的价值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22.
自升式平台地基承载力,抗倾稳性及桩腿插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地质原因的不明,自升式平台桩腿突然刺破持力层而导致平台桩腿及结构破坏的事故时有发生.自升式平台作业时桩腿的地基承载力及抗倾稳性,对保证平台在各种海况下的作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某一自升式平台地基承载力及抗倾稳性的分析计算,探讨了平台抗倾稳性与海底土层地基承载力及桩腿插深之间的关系.对今后该类平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3.
对各种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的使用范围,特点作了总结。针对甲类固态功放的弱非线性特性,并结合幂级数分析法的特点,建立了适合于甲类固态功放交调分析的模型,重点考虑了交调分量特性与载波数的联系,因此分析的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另外,在多载波情况下,对高阶交调分量的影响也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和文献中报道的结论有良好的一致性。编制的分析程序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和甲类固态功放有类似非线性特性的弱非线性电路分析,分析结果准确、直观。  相似文献   
924.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中基准面的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以及该地区煤的聚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由陆表海盆地、盆地转换时期、大型板内坳陷盆地3类充填沉积序列构成.该区本溪组至石盒子组可划分成9个三级层序和4个二级层序.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盆地的聚煤作用是随着盆地充填演化发生迁移的,其中第5号煤层沉积时期是聚煤作用最强的时期,而第3号煤层形成时聚煤作用的范围已经退缩.聚煤作用的强度变化与富煤单元的迁移受盆地充填沉积时的沉积体系发育及废弃特点控制.  相似文献   
925.
不同肥料组合对甘蓝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组合处理对甘蓝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肥和减素施肥的甘蓝产量仅为最佳施肥(OPT)的54.2%~79.2%,以无肥处理最低,减氮处理次之.在OPT基础上增施菜籽粕(M1)和泥炭(M2)显著提高甘蓝产量,并以施用菜籽粕的增产作用最大.OPT及其增施不同肥料处理可使甘蓝商品率提高4~5个百分点.各减素和无肥处理均提高甘蓝硝酸盐含量,各增肥处理则为降低,以+Zn处理的作用最大,其次为+M2处理.各施肥处理中以+B和+M1处理降低甘蓝氨基酸含量的作用最大,以+M1处理降低甘蓝维生素C含量的作用最大,对甘蓝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大.各处理较OPT降低甘蓝全氮(+M2除外)、全磷(-P处理的降低幅度最大)和全钾含量.高产甘蓝叶片N/K大于低产处理,N/P和K/P较为协调.在减素处理中3种养分的利用率均<5%,氮磷钾养分平衡施用和增肥处理的N,P,K养分利用率分别为25.7%~33.3%,9.2%~17.3%和18.7%~29.4%.各处理以OPT的磷和钾素利用率最高,+B处理氮素利用率最高,+M1处理N,P,K养分利用率居中上水平,系较理想的肥料组合处理.  相似文献   
926.
对一种常见的平板型立式储热水箱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进行试验分析.搭建了自然循环平板型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验平台.测量了两种不同位置的上循环管对白天加热阶段储热水箱温度变化及对热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数据分析对比了高、低位上循环管循环时,水箱内温度变化、分层状况,定义了十分钟内的平均效率,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储热水箱升温阶段采用高位上循环管的水箱内部出现较好的水温分层;高位上循环管热水器的自然循环瞬时效率比低位上循环管热水器的瞬时效率高.  相似文献   
927.
根据国家新颁布的全玻璃热管真空太阳集热管国家标准,提出了一种全玻璃热管真空太阳集热管的自动化热性能测试系统,系统通过测试平台和传感器等硬件部分采集测试数据,由上位机软件部分自动处理数据和计算测试结果.该系统实现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度,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28.
针对考虑碳约束条件下三级系统生产-库存控制问题,采用改进的EOQ方法,研究了多供应商、单制造商、多零售商构成的三级系统的生产能力与订货问题.分别建立了碳约束条件下三级生产-库存系统分散与集中决策模型和制造商利润补偿契约模型,并采用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集中决策时,系统各指标更优,碳价格变动对系统影响更显著,交易机制对于减排控制更有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9.
工程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现代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投资大,周期长,而且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合乎质量标准,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发挥投资效益,满足社会需要。笔者认为,想要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应该以预防为主,做到手续完整,并以全过程多环节致力于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30.
基于传统温度传感器的普通温度计存在易漂移,稳定性欠佳等问题。本文使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MCU AT89S52设计了一款全数字温度计,可以直接输出数字化的温度数据供单片机处理并显示,同时具有灵活设置温度限度并报警的功能。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本数字温度计具有性能稳定,读数方便,精度高等优点,适合家用与一般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