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0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74篇
系统科学   201篇
丛书文集   208篇
教育与普及   2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2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576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1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1.
谈重视建筑工程中造价结算的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亮华 《广东科技》2007,(1):108-109
本文主要介绍了工程造价中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地阐述结算造价审核的意义及其审核重点。  相似文献   
512.
早期复极综合征2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13.
李嵩华 《科技信息》2007,(29):92-92,7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海量数据的产生,使得存储成为信息化发展中的又一个投资重点;因此必须了解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存储系统,并对作一定的分析,使得我们在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与投入不足的矛盾中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之路;最后分析网络存储体系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14.
张Yan,植物学家和生物学教育家。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先驱,现代实验性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态学的奠基人。最先自编我国第一套植物学,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种子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生理学教科书。长期从事科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我国的生物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和力量。  相似文献   
515.
516.
顾孜华 《世界知识》2008,(10):20-21
在中国长达22000公里的漫长陆地边界线上,全长1414公里的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中尼边界线基本沿喜马拉雅山脉中段而行。边界地区不同地段的气候及地形条件差别很大,既有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山,也有海拔2000米以下的亚热带丛林。这一地区天气及地质灾害频发,经常出现暴雪、暴雨、大风、雪崩、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但独特的自然环境也造就了罕见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517.
梁园华 《科技信息》2008,(7):252-253
为了加强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宏观管理和质量监督,教育部将正式开始对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水平施行标准化评估。本文主要从评估的重要性、评估的标准以及评估对教师的要求几点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教师在高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中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518.
人工挖孔的施工工艺和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19.
新媒体正生机勃勃日趋成熟.2008年的西藏事件与汶川大地震见证了新媒体的主流媒体力量正得到社会各界认同,由国务院四大相关部委牵头召开的"新媒体高峰论坛"显示出高层对新媒体的关注.本文从整体互动社会系统传播模式的四大圈层人手,对新媒体的传播学属性与发展趋向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520.
Two classical theories,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and the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T), were integrated into a model for analyzing individu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doption behavior. In this IDT-TAM framework, the 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are categorized as subjective evaluation,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interaction factors. The cognitive mechanisms that drive user IT acceptance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patterns through which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individual user IT adoption behavior. The model was tested using an empirical survey regarding the adoption and use of e-mail in China. Results from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illustrate that the model provides meaningful insights for understanding, 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 the IT adoption behavior of Chinese us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