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高寒地区弯道河流常受到上游流凌的碰撞破坏和冲刷磨损,因此选择合适的护岸建筑物布置形式至关重要。丁坝布置在岸边可作为护岸建筑物防治岸坡受到流凌的冲击。基于STAR-CCM+平台,采用RNG模型,运用VOF方法,结合离散单元模型,对弯道中的流凌运动进行数值模拟与详细地分析,并将数值模拟与水槽试验中流凌运动现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的模拟流凌在水流中的运动,对不同丁坝尺寸不同丁坝布置形式下流凌的运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双丁坝布置形式对于防止冰凌对护岸的碰撞有更好的效果,位置过近的双丁坝布置形式不如位置稍远的丁坝布置形式效果好。同时,不同工况的现象与分析可以给实际工程中丁坝的布置以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DNA条形码技术是指传统分类对物种无法鉴定时,运用一条短的标准的DNA区间作为条码来进行物种鉴定的方法.目前,叶绿体基因rbcL和matK基因片断可能被用作植物DNA条形码技术的分子标记.本文回顾了DNA条形码技术的背景,植物DNA条形码技术的过程和效果.广义DNA条形码技术已被证实在中药鉴定中具有作用.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DNA条形码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缺。房屋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库等相对扩充了土地面积.于是大面积的地下室采光照明的高耗电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系统设计一套集光、电、机于一体的全自动太阳能采光照明装置。白天。采集子系统利用光盘中的光学透镜将太阳光聚焦提升光强.导入至传导光纤传输到地下室。通过照明输出器件将光释放发散。从而达到照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确立企业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表明,集成创新是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形式。多年以来,单项技术研发一直是科技研发活动的主要方式,而以单项技术为主的研发,如果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和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将很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因此,企业应当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瑶 《科技资讯》2010,(2):125-125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国产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有关物质,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C8色谱柱(4.6mm ID×25cm,5μ);线性梯度洗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为2.2)(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柱温为50℃;进样量为20μl。结果:HPLC法测定国产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关物质项的回归方程为A=17356.021*C-97495.700r=0.9997(n=9),最小检测限为0.4ng,回收率=99.07%RSD%=1.02%(n=9)。对本品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在光照、高湿、高温条件下加速试验了(6个月),结果证明高湿使有关物质增加、含量等没有明显变化,属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高校学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高校学报面临机遇和挑战 :内向性给学报带来副效应 ,综合性影响了利用率 ,理论与实践不能快速结合 ,发行量小 ;作品资源外流 ,管理模式和管理队伍的挑战 ,保护知识产权迫在眉睫。因此学报要发挥学科优势 ,组建学报集团 ,在国内外科技期刊市场站稳脚跟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提高编辑人员素质 ,开展多种经营  相似文献   
17.
以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回转铜钨合金(CuW70)试件为研究对象,采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Box-Behnken实验,利用响应曲面法分析得出不同速度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及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并得出兼顾加工效率与表面质量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速度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工件转速>进给速度>走丝速度;对材料去除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为进给速度>工件转速>走丝速度.多目标参数优化得出:当工件转速为46r/min,进给速度为1.0mm/min,走丝速度为45mm/s时,表面粗糙度达到0.882μm,材料去除率达到0.625mm3/min.  相似文献   
18.
微小孔结构在航空航天、现代医疗、精密仪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孔径尺寸微小且加工精度要求高,常规的接触式机械加工方式存在切削力致使孔精度较难控制.而电火花加工非接触和无宏观切削力的特点使其在微小孔加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开展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表面微阵列孔制备的实验研究,首先通过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方法结合精修工艺实现了边长小于340μm菱形微细阵列电极的高精度制备.采用所制备的微细阵列电极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表面进行微阵列孔加工,探究微阵列孔尺寸的一致性精度、孔壁的表面质量和电极损耗特点,揭示抬刀速度和抬刀模式对微阵列孔的孔壁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实现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表面微阵列孔的高效率高精度制备.  相似文献   
19.
非精确条件下的谱共轭梯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谱梯度算法的优点给出一类求解该问题的谱共轭梯度算法, 利用非精确线搜索确定步长, 避免了精确线搜索存在的不足. 给出了算法的收敛性证明, 并通过一些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开展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微孔加工实验研究,探讨不同直径、不同截面形状的电极对微孔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加工效率和亚表面损伤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细螺旋电极的加工效率远大于圆柱电极,其中直径200μm的微细螺旋电极的微孔加工效率比相同直径下的圆柱电极提高17%,而直径300μm的微细螺旋电极的加工效率可提高30.56%;微细螺旋电极加工的微孔扩孔量小于圆柱电极的扩孔量,且微细螺旋电极加工得到的孔壁质量优于圆柱电极的;微细螺旋电极所加工的微孔的亚表面损伤层连续且厚度小于圆柱电极所加工的微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