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907~1968年广州建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多种来源的图件进行扫描、修正、拼接、配准、矢量化等预处理后,新采用嵌套网格法统一提取各个时段广州市建成区边界,重建并获取了1907、1928和1968年广州建成区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它历史文献,分析和总结了1907~1968年广州建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07~1968年,广州建成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均以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和交通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速率是具有波动性的.1907~1928年,交通用地面积增加幅度最大;1928~1968年,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幅最为显著.60年间,随着建成区面积扩大,河流长度与水域面积在不断增大,但珠江主干的平均宽度却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2.
基于1930s、1960s的1:5万地形图的解译,借助GIS软件,计算了1930s和1960s珠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镇建成区面积、位序-规模、紧凑度与圆形率,并对该时段内建成区扩展强度及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1930s与1960s位序-规模分别呈Y=11.48X-1.30 、Y=15.63X-1.28,城镇体系具有相似的特征,呈现金字塔的城镇规模结构;建成区规模小,扩展速度低,约0.98km2/10a;建成区的扩张主要表现为四周扩展和主轴线扩展;形态紧凑性差,呈现分散化态势.依据城镇发育的条件与形态特征,将城镇形态分为低山丘陵主导型、河网主导型、平原主导型3种.  相似文献   
63.
承德市的城市化对气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承德市单站气温和40cm地温资料进行比较,采用趋势倾向分析方法,分析了承德市1964?2007年气温变化趋势及城市化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承德市近44年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气温上升0.269 ℃,其中0.099℃是因城市化影响引起的升温;2)1980年以来,城市化影响升温幅度达到每10年上升0.421℃;3)冬季和春季气温上升幅度较大,且城市化对其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4.
利用广州市主城区1960、1990、2017年的单点建筑物数据,结合地价与人口密度,通过同心圆概括方式,分析主城区建筑立体形态主要指标的圈层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主城区的建筑立体形态近似圈层分异, 其形成与演变依赖于依山傍水的平原型城市的地理格局、城市规划以及市场力量三方面的共同作用:(1)1960年以来,尽管广州市主城区的范围大小不同,中央商务区(CBD)中心向东持续迁移,但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离散度三指标均由主城区中心向四周降低,但斜向建筑比例增多,圈层分异明显;同时,三指标整体增加,幅度逐渐增强,中心区增幅高于外围. (2)立体形态的演替速度具有以荔湾、越秀老城区为核心向外圈层增加的特点;以地价指数、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4个指标,主城区在1 000 m格网尺度上可聚集成围绕老城区向外逐步过渡的圈层结构. (3)综合地价指数与人口密度的圈层格局,决定了立体形态的圈层分异;由主城区中心向北,海拔高度的提高引起了建筑平面形态上斜向建筑比例的增加.  相似文献   
65.
本文提出了机构弹性动力分析中不等间距的时间离散化思想和“计算转角”的概念;并根据机构的特有性质提出了以“计算转角”做为离散时间变量的指标,给出了一种新的时间离散化方法,改善了目前国内、外机构学者们采用的等间距时间离散化方法。此外,笔者将不等间距时间离散化方法与数据插值方法相结合,进行了机构的准静态分析与运动弹性体动力分析,使计算工作量分别减少了75%和50%左右。  相似文献   
66.
本文是在综合可变容差法,罚函数法的基础上提出带有序贯罚项的可变容差法(简记为FPS法)它可解有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其主要特点是:用序贯权因子构造罚函数代替原目标函数,增设了可变多面体的旋转搜索,使其在搜索过程中的“好点”和“坏点不仅与目标函数值有关还计及了约束破坏的程度,使其有效地减少计算“近乎可行点”的次数,同时避免出现所谓“可变多面体的僵硬”。通过引入等效约束条件,可保证得到最优可行解。经实际计算对比,此法保持了原可不变容差法的优点:可以解较多类型的问题,使用简单,上机前准备工作少,性能比较稳定可靠,同时明显地提高了收敛速度,减少了占机时间,进而又扩大了可解问题的类型。  相似文献   
67.
为了满足高密度母盘刻录的需要,对母盘刻录中的二级定位(two-stagepositioning)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了直流电机驱动粗定位和压电陶瓷微型驱动精定位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双频激光干涉仪检测精定位工作台的位置,并引入比例增益K估计精定位工作台的位移增量,以估算粗定位工作台位置。对二级定位系统的PID控制方式进行了研究,合理选择了控制参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PID控制下的二级定位系统对于10nm的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为20ms,稳态误差绝对值小于0.1nm,可见采用该二级定位方法的系统有快速的定位响应和很高的定位精度,可以满足高密度母盘刻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8.
根据2000—2005年广州、香港与澳门的月用电量及气温数据,以线性回归方式分离了3地的月均气象用电量,计算了相对月均气象用电量和月均气象用电量密度,分析了月均温变化对它们的影响.结果显示,3地月均用电量中气温波动的平均值分别为12.9%、17.1%和18.5%;月均温分别超过24.55、24.81、24.45℃时,月均气象用电量密度对月均温的变化比较敏感,两者的关系也较密切;热季月均温对月均气象用电量密度的作用要强于冷季.  相似文献   
69.
论述了一种新型单频激光干涉技术的原理和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在迈克逊单频激光干涉仪的基础上采用自扫描光电二极管列阵(SSPDA)接收器件,将直流信号转换成交流信号、微处理机处理,具有波长自动补偿功能。实验证明它比一般单频激光干涉仪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及测量精度,其分辨率为 0.02μm。  相似文献   
70.
单轴柔性铰链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针对微机电系统中常用单轴柔性铰链机构原始理论设计的复杂性 ,提出了简洁而准确的单轴柔性铰链设计计算方法。从基础理论出发推导出了柔性铰链刚度及转角设计公式 ,分析了柔性铰链设计中结构参数与性能的关系。通过一种压电驱动微动工作台设计实例分析了单轴柔性铰链机构在微机电系统中的应用。实践证明了该方法的简便、可靠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