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采取问题式教学法,积极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显著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2.
以硫代硫酸钠、烯丙基氯和硫化钠为原料,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铁氰化钾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二烯丙基三硫。考察了2步反应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铁氰化钾与烯丙基氯的重量为比1:1,反应时间4h,产率最高。O.02mg/mL可溶性淀粉和无水乙醚能使二烯丙基三硫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33.
以苯胺为原料,设计了乙酰苯胺的制备、熔点的测定、有机物的结构表征和对硝基苯胺的制备等一系列有机化学实验.使产品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该系列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推进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  相似文献   
34.
分析SVM的非线性回归预测基本原理, 分别选用不同的核函数进行拟合训练预测.然后利用LIBSVM软件求解,利用Python和Gnuplot对核函数的参数寻优.把1975年到2006年全国的客运量数据和其他相关指标作为学习样本,验证寻优参数得到训练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5.
制备呋喃甲酸与2,2-联吡啶的锌配合物晶体,利用热分析技术对配合物的热行为进行研究,并利用非等温动力学分析法对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计算其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36.
建立在Lys-Sepharose4B柱上用人纤溶酶原(HPg),链激酶(SK)和对氨基苯甲酸对脒基苯酚酯合成新型溶栓药物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APSAC)的一种新方法,该法使APSAC的纯度和收率大为提高,分子量为130000,体外有明显溶栓效果,在兔体内半衰期8.8h.用同方法制备的未经修饰的纤溶酶原-链激酶复合物(PSAC)在兔血浆内半衰期仅为12min.  相似文献   
37.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宏 《高师理科学刊》2008,28(3):120-120
<正>有机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化工、化学、生物、材料、食品、环保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有机化学实验可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但在开展实验同时,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为实现化学实验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开始倡导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1],1995年被美国正式采用后,现已被国际学术界所公认[2].它起源于有机化学,其内容与有机化学学科密切相关,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贯彻绿色化学教育思想有着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38.
近两年来,高油玉米做为玉米家庭的一名新成员,因其含油量高达7%~10%,比普通玉米要高1~2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赖氨酸和色氨酸等多元化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而被人们誉为“珍珠米”的美称。 一、高油玉米富含多种化合物。高油玉米都有一个大的胚面,玉米的油有85%左右集中在种胚  相似文献   
39.
孙宏 《科技信息》2010,(26):308-308
本文通过在教学中创建和谐氛围以及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引导学生从活动内容中提炼出教学内容,结合旧知识创造出新知识,并把学得的新知识加以应用,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并通过这种体验激发其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以争取更大成功,从而树立其成功意识。  相似文献   
40.
孙宏 《海峡科学》2006,(1):31-32
一、利益与利益衡量的提出 利益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谈及利益问题时,我们大多数人都能说出自己所追求的具体利益是什么,但在对利益内涵进行具体分析的时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准确地把握它的含义。徐显明在其主编的《法理学教程》一书中认为:利益是指“个人或个人的集团寻求得到满足和保护的权利请求、要求愿望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