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提出了自行研制的等离子体处理用脉冲电源中故障电流的3种保护方法,对它们的节电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2.
阐述了反激变换器次级谐振的来源以及对开关管的影响,给出了高压输出整流二极管串联均压电容的选取原则.实验表明:次级漏感与次级电容会形成LC谐振,如果次级漏感及电容取值不合适,则次级谐振的能量会通过变压器耦合回初级,导致开关管出现负向电流及电压尖峰.次级均压电容的选择应该保证均压效果良好的情况下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23.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对有机光伏电池阳极表面进行改性,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分光光度计和四探针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改性处理对阳极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优化了表面化学组分,降低了方块电阻.另外,利用处理前后的阳极样品制备了双层结构器件,通过分析其电流-电压特性,进一步研究了改性对其功函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阳极改性对改善有机光伏电池的器件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针对等离子体渗氮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转子流量计测量不准、调节精度低、质量流量控制器价格高、电磁阀失效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等离子体渗氮流量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精度高、响应快、性能稳定、价格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5.
改性方法对氧化铟锡衬底表面形貌和化学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剂超声、酸、碱处理等方法对氧化铟锡衬底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方法对衬底表面性质及其发光二极管器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衬底表面性质跟改性方法密切相关,酸、碱处理更加有效降低了衬底表面粗糙度和碳污染,优化了衬底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组分.另外,器件性能也依赖于衬底表面改性方法,溶剂超声处理的器件存在有明显的电流异常行为,而酸、碱处理的器件表现为正常的二极管伏安特性,并且具有较小的驱动电压.  相似文献   
26.
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基板COC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等离子体处理对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O SC)基板环烯烃共聚物(COC)进行表面改性,基于接触角测量,利用几何平均法计算了COC表面自由能及其极性分量、色散分量以及表面极性度,研究了氧等离子体处理对COC基板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C基板表面性能与氧等离子体处理工艺条件密切相关,等离子体改性使得COC表面接触角减小、自由能增大、极性度增加,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明显优化.这-结果对于O SC柔性电极制备及其器件光伏性能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真空退火处理对光敏薄膜及聚合物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掺锡氧化铟玻璃作为衬底,制备了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苯撑乙烯]光敏薄膜及其器件,研究了退火处理对薄膜形貌和光电性能的影响.透射光谱和AFM研究表明,退火处理改善了薄膜的表面形貌、降低了薄膜的光学能隙.另外,通过分析器件伏安特性发现,退火处理有助于提高薄膜的电导率和载流子迁移率.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提高聚合物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改善器件的光伏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硬质合金YG8基体表面上沉积TiN涂层,通过外观、宏观性能和显微硬度等分析测试,研究了源极到阴极距离、基体温度、辉光放电气压对TiN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N涂层的致密度、均匀性主要受源极到阴极距离的影响,其结合力主要取决于基体温度,而"边缘效应"则主要与辉光放电气压密切相关.双层辉光沉积TiN涂层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源极到阴极距离10~12 mm,基体温度750~850 ℃,气压280~340 Pa,所沉积TiN涂层的最高显微硬度可达2 356 HV0.05.  相似文献   
29.
介质阻挡放电净化汽车尾气中CO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对汽车尾气中CO的净化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放电电压、CO初始浓度、气体流量及氧气和水蒸气对CO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作用下CO主要转化为CO2 ;随着电压的升高 ,CO的转化率增大 ;随着初始浓度和流量的增大 ,CO的转化率减小 ;引入O2 和水蒸气后 ,CO的转化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另外还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条件下CO的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0.
朗谬尔探针诊断直流脉冲等离子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朗谬尔双探针对工作频率为1 kHz、占空比为15%的直流脉冲等离子体在气体分别为空气、氨气和氩气,脉冲电压为600 V,压强为109 Pa条件下进行了诊断,得到了电子密度、电子温度在一个脉冲周期内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采用空气放电时测量了辐射光强在一个脉冲周期内的变化情况.并对脉冲激励下的等离子体内参数的响应特殊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