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为对今后减肥饮品研制及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一系列中药(荷叶、山楂、绞股蓝、决明子、葛根)为液体培养基,接种纳豆芽孢杆菌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结果(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加糖量),来确定纳豆芽孢杆菌在上述液体培养基的最适生长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接种量0.6%、温度40℃、发酵时间14 h、加糖量4%时,发酵饮品可以达到较高的脂肪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272.
睾丸特异乳酸脱氢酶-C基因选择性剪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T-PCR方法从牦牛、狗和大鼠睾丸组织中克隆睾丸特异乳酸脱氢酶-C(LDH-C)基因的cDNA序列,结果在3种动物中均发现了4或5种Ldhc剪接体,包括外显子缺失或内含子增加两种类型,其中外显子缺失数量为1或2个的比例高.3种动物中外显子缺失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外显子5,4,7,6;狗和大鼠剪接体中额外增加的内含子部分序列均导致在内含子中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对牦牛和狗睾丸组织LDH同工酶的电泳分析未检测到潜在的多种Ldhc剪接体的表达,推测睾丸组织Ldhc选择性剪接的功能是调控该基因在睾丸中表达的方式之一;用RT-PCR方法克隆牦牛肌肉和心脏组织Ldhc基因,意外检测到Ldhc的两种剪接体,提示Ldhc基因的选择性剪接可能参与睾丸以外的其他组织沉寂Ldhc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73.
由丙酸出发制得3-乙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然后在乙醇溶剂中与4-氟溴代苯乙酮反应,得到3-乙基-6-对氟苯基-7H-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嗪,用无水乙醇培养得到单晶,并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34143(6)nm,b=1.30996(11)nm,C=0.72338(11)nm,β=105.090(2)°,Z=4,F(000)=544,R<,1>=0.0984.  相似文献   
27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能源短缺和环保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新能源产业的出现,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该文对新能源产业成长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并确定指标权重,为新能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75.
比较了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蛋白质的表达差异; 应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 对牦牛和犏牛的睾丸组织中差异蛋白质进行分离和鉴定; 对获得的22个差异表达点进行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搜索, 获得了19个蛋白质, 其中有3种分子伴侣可能与犏牛雄性不育有关; 研究结果表明, 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蛋白, 并可利用双向凝胶电泳进行分离, 为进一步分析犏牛雄性不育的原因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76.
通过文献调研,对被EI、SCI收录的航空院校论文从收录数量、期刊分布、论文语种、源期刊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论文的整体被引率,为制定科研政策、确定科研重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7.
采用随机踢球全局优化模型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Ptλn(2≤n≤9,λ=0,-1)团簇的几何结构等微观性质,以及这些性质随着团簇尺寸变化的关系与演化规律.通过对计算结果理论的分析发现:中性与阴性团簇的基态构型在所研究的尺寸范围内更倾向于具有低对称性的三维立体结构;体系的平均结合能均随着铂金原子个数的增多而增大,阴性团簇平均结合能比相应的中性大;所有电荷态下团簇的离解能、二阶拆分能都随着铂金原子个数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奇偶交替现象.结果表明:阴性的奇数团簇的稳定性要强于与之相邻的偶数团簇的稳定性;相反,中性团簇下偶数团簇的稳定性比奇数团簇强.  相似文献   
278.
基于1,4:3,6-二缩水-D-果糖的噁唑烷衍生物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4:3,6-二缩水-D-果精为原料合成了4个新的噁唑烷衍生物,由于化合物中含有多个相同的结构单元,造成化学环境非常相似.采用1H NMR、13C NMR、DEPT及二维谱1H-1H COSY、HSQC、HMBC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1H、13C NMR全谱给予了准确归属,并结合NOESY谱和相关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证实了化合物的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279.
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吉林中部平原区为例,通过对123眼地下水观测井水温多年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论述了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温度的多年变化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地下水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了各含水层地下水温度与地下水埋深、气温、降水量之间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01年的20 a间,3个含水层的地下水温均呈上升趋势.各含水层水温上升的主要因素不同,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温度上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温度上升则主要是由该含水层被强烈开采、水位大幅下降、上部潜水补给作用加剧所致.  相似文献   
280.
正2013年8月19-21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河南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山东交通学院承办的学术研讨会——全国科学技术与生态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山东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隆重举行。来自山东、河南、南京、重庆、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马来平教授主持会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董春雨、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张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