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提出了一种文档聚类方法,对用户的检索结果中类似的文档进行聚类,提供目录结构,辅助用户浏览检索结果.首先分析了现有的文本聚类方法,讨论了它们的优势和不足,然后提出了基于后缀树的中文文本聚类算法,并详细描述了该算法的原理和构造使用过程,及在算法实现的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2.
从γ-丁酸内酯出发,制得3-(3-羟基丙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它与4-甲氧基溴代苯乙酮反应,合成了3-(羟基丙基)-6-(4-甲氧基苯基)-7H-1,2,4并[3,4-b]-1,3,4-噻二嗪氢溴酸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碳谱、氢谱进行表征,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结构.这是首次报道的三唑并噻二嗪类稠杂环化合物氢溴酸盐,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2.3101(17)nm,b=0.7207(5)nm,c=2.0201(16)nm,β=112.875(8)°,Z=8,F(000)=1552,R1=0.0472.  相似文献   
193.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牧民家庭自制牦牛酸奶以及牦牛奶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共轭亚油酸的含量.结果显示:牦牛酸奶和牦牛乳中检测到14种主要的脂肪酸,相对比例高的包括豆蔻酸、棕榈酸、油酸和硬脂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90%以上.牦牛酸奶中总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31.7%,共轭亚油酸含量为0.981±0.481mg/g,高于普通牛乳和酸奶.牦牛酸奶与牦牛奶中各种脂肪酸的比例基本接近.提示在酸奶制作过程中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4.
为了探索草地藏系绵羊高原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对草地藏系绵羊骨骼肌、心肌中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力进行测定,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其心肌、骨骼肌、肝脏中LDH同工酶谱.结果显示:藏系绵羊心肌MDH/LDH活力比值极显著高于骨骼肌(P<0.01,LDH同工酶的表达在心肌、骨骼肌、肝脏中表现出组织特异性,LDH在肌肉中总活力最高,在电泳凝胶上表现为5条酶带,其中LDH5相对活力最强.  相似文献   
195.
为阐明牦牛(Bos grunniens)乳的脂肪酸组成特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了牦牛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共轭亚油酸(CLA)、亚油酸(LA)的含量,并与普通牛乳、水牛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试验乳样中均可检测出10多种主要的脂肪酸组分,比例最高的为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肉豆蔻酸,其比例在牦牛、水牛和奶牛之间存在差异;牦牛乳中总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高于水牛乳和普通牛乳(P0.05);牦牛乳中CLA含量显著高于水牛乳和普通牛乳(P0.01),但普通牛乳中LA含量显著高于牦牛和水牛乳(P0.01).结果提示,与普通牛乳相比,牦牛乳中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高含量的CLA,赋予其更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96.
文章介绍了语义格、Frame Net、Prop Bank、CPB、Nom Bank、CFN和北大中文网库等语义知识库和语义标注语料库和国内外论元结构理论和语义角色体系.采用论元结构分析理论,以藏语逻辑格为对象,详细分析了受动格、施动格、目的格、来源格和处所格所包含的语义角色,探讨了藏语动词和格助词对藏语语义角色的预测能力,提出了一个藏语语义角色体系的雏型.  相似文献   
197.
基于统计的语料库语言学已经成为语言信息处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章就1 341个藏文的单音节动词,从形态、句法和语义等层面归纳为17类属性,在此基础上,统计动词各类形态结构的数据,描述了每个动词的特征信息,分析藏语动词在句法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了一个以形态和句法特征为主、兼顾语义信息的藏语动词知识库,为进一步搭建藏语动词框架语义库和创建藏语句法树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8.
基于美国环保署现行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理论、方法和实例污染场址情景构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多途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而后利用Monte-Carlo模拟法和敏感度分析技术初步量化研究了评价中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并筛选得出相关敏感参数.结果表明:确定性评价下实例区域土壤中Cd和Ni的非致癌风险(HI)均小于1(HICdHINi),对目标受体暂时不会造成非致癌健康风险;而Cd的致癌风险(RCd)大于1.0×10-6,已可能对目标受体造成致癌风险;在参数Monte-Carlo模拟的辅助下,参数不确定性对于非致癌风险值的影响波动在0.1~0.2以内,而其引起致癌风险值的波动在1个数量级以内,实例中RCd的模拟值区间横跨1.0×10-6,可能误导决策;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应重点对实例区域蔬菜和土壤中的Cd浓度及区域目标受体体重这3个敏感参数进行资料搜集,如此可以在有效提高风险评价可信度的同时降低不必要的预算开支.  相似文献   
199.
本文研究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南美蟛蜞菊精油的杀虫活性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2种植物精油对3种储粮害虫有熏蒸和触杀活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对赤拟谷盗、玉米象和绿豆象的熏蒸LC_(50)分别为7.72、237.05和43.28μL/L,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毒力最高;触杀LD_(50)分别为2.71×10~(-4)、1.40×10~(-5)和2.35×10~(-5)μL/头,对玉米象的触杀毒力最高。南美蟛蜞菊精油对赤拟谷盗、玉米象和绿豆象的熏蒸LC_(50)分别为187.06、156.73和0.93μL/L,对绿豆象的熏蒸毒力最高;触杀LD_(50)分别为7.52×10~(-5)、2.84×10~(-5)和1.18×10μL/头,对绿豆象的触杀毒力最高。2种植物精油对绿豆象均有种群抑制作用,精油浓度为1~3μL/g时,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的种群抑制率为57.30%~82.12%,南美蟛蜞菊精油的种群抑制率为37.63%~67.86%。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2种植物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共鉴定出58个化合物,其中大根香叶烯D是最主要成分;南美蟛蜞菊精油共鉴定出52个化合物,其中1R-a-蒎烯、D-柠檬烯和α-水芹烯是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00.
多层脑功能网络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现有研究大多利用动态功能连接的改变诊断疾病,极少探索多层网络拓扑属性对疾病分类的影响。目前主要通过计算所有单层网络拓扑属性的均值或标准差来表征多层网络拓扑属性,但这忽略了有代表性的特定属性值及拓扑属性整体分布情况的影响。因此,提出基于统计指标的多视角多层脑网络拓扑属性计算方法,综合表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具体来说,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极差、相对极差、离散系数计算多层网络拓扑属性,并用于疾病的分类。结果显示,无论是自闭症还是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基于相对极差、离散系数视角的分类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这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疾病的分类效果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同时,多视角融合特征获得最好的分类结果。因此,从多个角度表征多层脑网络的拓扑特征,有利于更好地识别精神疾病,从而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