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简单介绍了动力触探仪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分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动力触探指标-触探击数在应用中的不足,指出使用动阻力作为动力触探指标可以克服采用触探击数的不足,使得不同规格动力触探仪所得成果具有可比性、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没有研究猪SLA-I类复合体限制性表位的系统.为了构建猪的SLA-I类复合体,研究其相应重要病毒的限制性表位,亚克隆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重链基因SLA-2胞外区和轻链基因β2m成熟肽区,利用一富含甘氨酸和丝氨酸的Linker(G4S)3连接两个基因,通过SOEPCR体外构建了猪可溶性的单链复合体SC-SLA-I[SLA-2-(G4S)3-β2m],计算机方法设计3类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T细胞表位,经化学合成,分别命名为PepⅠ(FMDV/VP126—34)、PepⅡ(FMDV/VP1157—165)和PepⅢ(FMDV/VP145—53),用以结合单链复合体蛋白SC-SLA-I.酸洗脱结合质谱法测定SC-SLA-I结合表位,同时设定非相关蛋白和多肽的对照试验.结果显示,Pep Ⅰ和Pep Ⅱ均能和SC-SLA-I结合,而Pep Ⅲ及非相关多肽不能结合,对照蛋白MBP的肽结合试验显示阴性.结果表明,多肽Pep Ⅰ和Pep Ⅱ属于SLA-I类限制性表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Microsoft Windows 2000活动目录命名策略设计的深入分析,结合笔者多年网络架构设计经验与商业需求,提出了活动目录命名策略设计的原则与设计决策树,该策略十分有利于网络架构设计中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三维编织的工艺,研究用VB实现对三维编织加工过程的仿真;用VB实现上位PC机与下位单片机进行通信,传送加工指令和加工数据;下位单片机对三维编织实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油源对比发现位于大港探区孔西潜山构造的孔古3井油源来自奥陶系烃源岩,进一步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奥陶系碳酸盐岩平均有机碳含量为0.14%,平均氯仿沥青“A”含量为0.11%,平均总烃含量57.6 ppm,已达到生油岩有机质丰度下限值,部分样品已达到好较好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指标;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1型、Ⅰ1型和Ⅱ2型;大部分样品有机质已处于高成熟~成熟演化阶段。大港探区下古生界奥陶系地层分布广泛,这为大港探区寻找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奠定了基础,预示着大港探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具有广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对LED显示屏进行无线数据传输,设计了一种基于GSM技术的无线数据传输接口.介绍了LED显示屏的系统组成、ZZD102+字库型LED控制卡和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设计方法,对短信的编码和解码进行了详细地说明,给出了主程序流程图和Unicode码到机内码的转换说明,最后简要介绍了基于GSM技术的LED显示屏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使用.设计的LED显示屏无线数据传输接口可实现利用短信实时更新LED显示屏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同源三倍体植物萱草的小孢子发育过程。由于萱草的小孢子母细胞中含有三套相同的染色体组(x=1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都是混乱的,在中期Ⅰ往往形成单价,二价和三价体,后期Ⅰ的分离不均等,致使萱草小孢子全部不育。萱草的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后,形成四分孢子的形式除连续型外,还有同时型,而且,花粉粒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18.
章以某条铝基钢带复合线为例,介绍铝基钢带复合线的构成,并郑重着分析了张力控制的原理,以及在铝基钢带复合过程中张力控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昌A油田珠二段I油组隔夹层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A油田珠二段I油组是该油田的主力油组,其生产现状表明隔夹层的类型、对地层水的封隔能力以及空间展布严重影响油藏的开发效果。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及物性分析后认为,研究区珠二段I油组广泛存在着钙质、泥质和物性3类隔夹层,其中钙质隔夹层对开发的影响最大。由于井少,井网密度稀,取芯有限,仅从岩芯和测井上识别隔夹层不足以研究全区隔夹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在小层精细划分对比,沉积微相,测井精细解释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水平井水平段的信息,结合地球物理信息,通过井震结合,创新性地应用相控约束下的地震协同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隔夹层的模型预测隔夹层三维空间展布规律。预测结果与生产动态吻合,为油田增产和剩余油挖潜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港地区千米桥潜山奥陶系古岩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印支期-早燕山期,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场使大港地区千米桥奥陶系再次暴露地表,遭受风化、滤淋、剥失,形成了第二次古岩溶.千米桥潜山奥陶系古岩溶在垂向上分为四个带,水平潜流带溶蚀孔隙最发育,垂直渗流带次之,风化残积带和深部混合带储层不发育.岩溶高地处于地下水渗流带和地下水潜流带,溶蚀作用强烈,储层发育.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为地表水汇集区及地下水排泄区,岩溶作用相对较弱,储层不发育.位于岩溶高地的板深8井-千12-18井区和板深7井-千18-18井区是有利的古岩溶分布区,是有利的储层分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