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阐明蜕皮激素在长角血蜱生殖中的作用机制,测定了雌蜱不同生殖时期体内(卵巢和血淋巴)蜕皮激素含量和卵巢微粒体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产卵前,蜕皮甾类含量和酶活力变化不明显;产卵时,则达到最高;产卵后,蜕皮甾类含量和酶活力又下降.外源燃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处理饱血3d雌蜱有激活酶活力作用,但不表现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用HPLC测定长角血蜱中的保幼激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长角血蜱及其血淋巴、脑、卵巢等部位的保幼激素,给出了样品预处理和样品分析的最佳操作条件.在λ=218nm 时检测,JHⅠ和 JHⅡ的最小检测量分别为27.6和19.7ng,实验回收率分别为92.3%和79.5%.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蜕皮激素在长角血蜱生殖中的作用机制,测定了雌蜱不同生殖时期体内(果和血淋 蜕皮激素含量和卵巢微粒体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产卵前,蜕 皮甾类含量和酶活力变化不明显,产卵时,则达到最高;产卵后,蜕皮甾类含量和酶活力又下降,外源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素酮)处理饱血3d雌蜱有激活酶活力作用,但不表现剂理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4.
硬蜱幼期感器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6属15种硬蜱幼虫和若虫的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和光学感受器,分析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可以根据刚毛的数目区分属、种,根据刚毛的长度区分种类,但很难根据刚毛的形态鉴别种类.幼虫或若虫哈氏器的结构在不同属间或同属内亲缘关系远的种类间有明显差别.作者提出一些新的分类上的特征,如前窝的深浅,前窝感毛中孔毛的形状和位置,近端缝孔的有无和位置等.还描述了须肢感器、眼和其他感器(以前尚未报导过).  相似文献   
15.
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研究了5种璃眼蜱幼虫的形态性状,找出了鉴别这些种类的稳定形态特征.残缘璃眼蜱的假头基侧突和基节Ⅰ内距不明显.边缘璃眼蜱的假头基侧突短,基节Ⅰ内距钝圆接近后缘.亚洲璃眼蜱的基节Ⅰ内距钝角形,稍超出后缘.嗜驼璃眼蜱和小亚璃眼蜱的基节Ⅰ内距为锐角形,明显超出后缘.前者盾板后缘中部平直或稍凹,而后者盾板后缘中部突出,后缘两侧稍凹.  相似文献   
16.
用气相色谱、X-射线微区分析、生物测定及电生理等方法,研究了硬蜱性信息素的成分、含量与吸血和交配的关系以及雄虫对性信息素的反应.硬蜱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为2,6-二氯酚.雌虫吸血后性信息素量明显增加,第3~5天达到高峰,交配后下降.雄虫哈氏器是感受性信息素的器官,其前窝感毛对2,6-二氯酚反应最灵敏,吸血7d时反应最强.  相似文献   
17.
在试验室条件下观察了中华革蜱、长角血蜱在不同光周期及温度下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对这2种硬蜱卵孵化期、幼虫和若虫吸血期、蜕化期无显著影响.2种硬蜱的卵、幼虫及若虫期均无滞育现象.摄食前长日照处理,可诱导中华革蜱雌虫发生饱食过程延迟的滞育.其光周期反应属短日照反应型.长角血蜱在不同处理下均无滞育发生.温度对这2种硬蜱雌虫的发育有一定影响.在非滞育状态下,恒温处理的雌虫吸血期、产卵前期及产卵期一般较变温处理的雌虫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