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8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惠民凹陷下第三系湖相沉积密集段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沉积密集作为层序地层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控制着盆地生油岩层的分布和厚度,为了更好地研究生储盖组合关系,预测隐蔽油气藏,利用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惠民凹陷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其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二,三四亚段划分为3种层序类型,确定出断陷初期型,强断陷期型和断陷后期型3种类型沉积密集段,每一层序又可进一步划分成低水位体系域(LST),湖浸体系域(TST)高水位体系域(HST)和下降体  相似文献   
62.
孢粉古生态分析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植物产生不同的孢粉,一定地质时期和特定的自然条件下产生的植物群与特定的孢粉组合对应,因此,孢粉组合可以指示当时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在对伊犁盆地侏罗系孢粉组合特征及古生物图件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古生物(孢粉)在层序边界上的特征。通常,层序边界上的古生物在垂向上种类和数量最少,分异度小,界线上、下之间古生物组合大不相同,是一个反映古地理环境有很大变迁的时间界面;而在最大湖泛面附近,古生物种属和数量最多,分异度大,代表了复杂的古地貌及强烈的构造运动期间的古生态组合特征。一个层序可以包含几个不同的生物带;反之,同一生物带也可包含几个层序,这主要取决于生物带所延续的时间长短  相似文献   
63.
胶莱盆地下白垩统莱阳组沉积作用和沉积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沉积学标志和构造演化史。将胶莱盆地莱阳组阮积作用的演化分为六个阶段:(1)遣仙庄段时期,该盆地尚未发育成一个统一的坳陷,只在南部和北部形成了两个凹陷.湖水是一个浅一探一浅的发展过程.形成了扇三角洲、风暴和浊流的沉积.(2)止凤庄段时期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水退,尤以北部更为强烈.以干旱一半干单气侯背景下的红层沉积为特征.(3)马耳山段时期构造运动趋于缓和.盆地内外地形高差变小.具高成熟度的稳定型浅水沉j艮(4)水南段是盆地发育的点盛时期.气侯转为湿热,湖面水位高.构造明显控制着沉积.发育了四大沉积区.(5)龙旺庄段时期构造趋向活动,气侯向半湿热一半干旱方向转化;南、北沉积重新出现差异.(6)曲格庄段时期构造运动更为强烈,南部已抬升;北部及断裂带发育活动型陆上沉积.  相似文献   
64.
由于特殊的气侯、地理、河口区构造背景、黄河及蓄水体水动力等沉积条件.黄河三角洲形成了独特的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认为.黄河三角洲属于高建设性的扇形三角洲.可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角洲平原包括分流河道、废弃河道、堤岸、沼泽、盐碱滩和风成沉积等微环境.黄河三角洲平原发育盐碱滩,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经典模式有本质区别.三角洲前缘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和决口扇、河口砂坝、远砂坝和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徽环境.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研究对于古代三角洲研究以及开发和治理黄河三角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河流中的异常水流及其沉积作用——以黄河下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在兴 《科学通报》1992,37(1):54-54
在河道中,除了自上游至下游的单向水流作用外,尚有与之相交甚至反向的水流,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重要的沉积记录。我们把这些水流叫做异常水流。人们一般强调单向水流而忽视了异常水流的作用。正确识别和区分这两类水流对于沉积盆地的相分析和古流向分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济阳坳陷埕东-飞雁滩油田新近系馆上段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等资料 ,对济阳坳陷埕东 -飞雁滩油田新近系馆上段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 .在总结各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特征的基础上 ,将馆上段划分为 1个层序 ,3个体系域 ,1 0个准层序组 ,2 3个准层序 ,并以体系域为单元 ,分析了馆上段的沉积演化过程 ,认为低位域为河流相和三角洲相 ,湖侵域为滨浅湖相 ,高位域则为滨浅湖 -三角洲泛滥平原相 .探讨层序地层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指出湖侵域砂体展布广 ,储集性能好 ,储层和盖层匹配好 ,而且油藏圈闭面积大 ,油水界面统一 ,为最理想的勘探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67.
早期成岩作用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早期成岩作用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概括总结了早期成岩作用的主要特点、地质响应和研究思路,介绍了在元素的迁移转化、硫酸盐还原反应、数学模型及微生物成岩等理论领域和多金属结核及早期成岩成矿、环境沉积学、土壤性质评价与改良等应用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早期成岩作用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可能在以下3方面快速取得突破:研究区域将进一步扩大,湖泊、三角洲及土壤中的相应研究将得以加强;多层的稳态或非稳态的一维、二维或三维的早期成岩数学模型将得以建立;其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将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沉积学及环境监测和治理等领域中。  相似文献   
68.
以东营凹陷东北部沙河街沉积为例,对洪水型和滑塌型断槽重力流水道的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阐述了断槽重大流水道的形成条件、发育机刷、沉积环境及一般沉积特征,并划分出槽道亚相(包括深槽道及浅槽道两个微相)和漫溢亚相(包括近漫溢及远漫溢两个微相)。  相似文献   
69.
小波分析在高精度层序单元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小波选取原则选择db5小波对测井曲线进行旋回划分,并对不同测井曲线划分的沉积旋回进行对比,充分利用小波分析可以识别高频旋回的特点,首次提出了将小波分析和Fischer图解相结合划分体系域的新方法,并将新方法在牛庄洼陷牛8井沙三上一沙二段地层层序划分中进行了应用。研究表明,db5小波可以将测井信号中的信息分频放大,识别出不同频段的旋回,分别对应不同沉积周期的沉积旋回,进而划分出各级层序单元。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的结论与实际的地质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70.
黄河下游受两种水动力条件-水流和风的作用。水流的作用产生各种水流波痕,包括直脊波痕、波曲波痕、舌形波痕和菱形波痕。风的作用引起河流内的波浪-河浪,并产生大量的波浪波痕。风的作用要比水流作用强度小,故波浪波痕的波长和波高均略小于水流波痕。而且在同一时期,水流主要影响主流线及其两侧的沉积物;而波浪主要影响浅水的边滩沉积物。这充分说明,在河流相沉积中也存在大量的波浪波痕。而且这些河浪产生的波浪波痕所测出的波痕要素是在海、湖相波浪波痕所属的范围之内,只渤河流相波浪波痕的大小比海、湖相小。河浪与水流对沉积物共同改造便产生干涉波痕,并分为A,B,C三种类型,且依次表明河浪作用强度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