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自然地理信息与确定性水文模型参数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图分析自然地理信息与确定性水文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利用自然地理信息来确定模型参数的目的。在分析中选用了结构合理并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安江模型,利用淮河流域近3000个站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新安江模型的8个主要参数进行了率定,分析了这些参数与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对人类活动影响地区的模型参数的率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巴尔喀什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巴尔喀什湖流域5个气象站20世纪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滑动平均法和差积曲线法,分析流域20世纪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巴尔喀什湖自身水文特征的联系,并从能量转换角度进行解释.结果表明:空间上,年均气温从南向北、从东向西逐渐降低,年际变化从南向北变大;年降水量从四周向中心腹地逐渐减小,年际变化从北向南变大.时间上,年均气温总体上升且大致具有10~23 a的周期性;年降水量整体上表现为增长,20世纪90年代初期略有减少.年内月均气温的最低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且低温月份气温上升趋势较高温月份明显;降水量的年内分布呈双峰型.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整个流域的气候要素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3.
土壤水资源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土壤水资源的定义,利用实验和观测资料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包气带蓄水量、以及土壤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观测和模型模拟计算的成果分析了土壤蓄水量和土壤蒸散发量多年平均变化过程,分析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时的大气降不及地下水对土壤水资源的补给过程和补给特点。  相似文献   
24.
25.
田间土壤含水率的统计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实测土壤含水率资料为基础,通过假设检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田间土壤含水率的统计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田间土壤含水率为近似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这一结论为田间土壤墒情监测误差的分析及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含水量变化对土壤温度和水分交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土壤热容量是土壤热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试验和分析,研究了地面土壤含水量日变化及含水量垂向分布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含水量对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运动和土壤中热量的传输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系统,无地面水分补给时,土壤中的含水量变化与地温的日变化有关,土壤水的热运动是土壤层向蒸发面供水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7.
土壤含水量与氮化合物迁移转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蒸渗仪内进行的灌溉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是影响溶液中有机质和氮化合物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降雨和灌溉以后,随土壤含水量的上升,微车物活性增强,有机物分解和成氨作用速度加快,COD和NH4^ -N浓度随之增加。NH4^ -N离子浓度的提高加速硝化作用的进行,但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也同时加速了N03^—离子的淋溶和反硝化作用,因此,土壤含水量与N0^3— -N浓度之间没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8.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生态水文的概念和研究方向,生态环境用水的概念和分类,以及生态环境用水的阈值和范围,并提出了我国生态环境用水的合理范围.我国生态环境用水不能小于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0%,最好能达到多年平均径流量的60%,生态环境用水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能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健康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29.
30.
三峡水库水温变化及其对中华鲟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峡库区相关水文站建库前后的水温变化规律,利用水库热量平衡方程计算了三峡水库下泄水温的“滞温”和“滞冷”幅度,并对下泄水温变化对坝下中华鲟繁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围堰发电期库区近坝段主槽没有出现水温分层现象,下泄水温“滞温”和“滞冷”现象较轻,葛洲坝下10月份水温生态因子演变为中华鲟产卵场繁殖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