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2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本文报告用 DTA,TG 和 X 射线衍射法对二步法煅烧白云石耐火材料的物相分析,主要的相组成为:Mg(OH)_2,CaOO_3及 Ca_5Si_2O_7(CO_3)_2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一种机械强度高,吸铀性能较好的TS系列玻璃钛吸附剂的研制及吸铀性能研究.室内通水吸附剂回收率达99.4%,优于湿法制备的强度较好的水合氧化钛吸附剂.在铀浓度为1微克/毫升时,铀的回收率平均为74.7%.铀在玻璃钛上的吸附是个吸热过程,吸附等温线显示二个平台,属分级交换模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玻璃钛主要为无定形成分.  相似文献   
13.
用带电子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测定了长江口悬浮颗粒样品,在不同盐度的试样中,首次发现了大小、形状,组成各不相同的有机絮凝体。作者根据长江口的物理化学环境和悬浮颗粒的性质,探讨了有机絮凝体的形成机理,认为二步桥联模式能比较园满地解释长江口悬浮颗粒有机絮凝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报导了以间溴苯胺为原料合成偶氮溴膦Ⅲ的路线和操作方法,并用 HMO 法计算了偶氮溴膦Ⅲ分子的电子光谱,依据自编的 OSHMO 程序在 IMS-8000微电脑系统上的计算结果绘制出了它的分子图。凭借π分子轨道能级能量差及选定的β参数数值,推算出电子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本文还报导了该试剂与铀(Ⅵ)、钍和稀土的显色反应情况:在酸性介质中试剂与铀(Ⅵ)形成绿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 672nm,摩尔吸光系数为9.4×10~4,灵敏度比偶氮氯膦Ⅲ(ε为7.6×10~4)和偶氮硝膦Ⅲ(ε为9.2×10~4)更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黄浦江上游董家渡至闵行25个样点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河段底泥的重金属污染是十分明显的。从主航道至二岸污染逐步加剧。在测定的几个重金属元素中 Zn>Cu>Cd>Pb>Cr。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受到 pH 值、悬浮颗粒、有机物、及近岸工厂排污的影响。化学形态分析表明 Pb、Cu 含量与有机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铀在碱式碳酸锌吸附剂固——液界面分配的台阶型吸附等温线.它有一个“拐点”,两个“平台”.表明铀与碱式碳酸锌的阴离子交换过程是分级进行的.在pH等于7.4的条件下,铀与碱式碳酸锌的交换过程可能是R-OH+[UO_2(OH)_3]??R-UO_2(OH)_3+OH~- 由分级离子交换等温线计算得到交换过程中的热焓变化.作图法求得分级离子交换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7.
用于海水提铀的钛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与水分有很大关系。所以,钛类吸附剂中水分的研究对改进钛类吸附剂的性能、研究它的吸附机理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用改进后的微量差热装置(作者自装),在慢速升温的条件下,把几种处于不同状态的水分,在微量差热曲线上的峰得到较好的分离。这对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报告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白云石耐火材料二步法煅烧过程的机理。结果说明白云石在1200℃一次煅烧后,只要少量重质氧化镁生成,它就可以形成结晶中心(晶核)。所以,部分水化后留下10%左右的重质氧化镁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制得质量好的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一种机械强度高,吸铀性能较好的TS系列玻璃钛吸附剂的研制及吸铀性能研究。室内通水吸附剂回收率达99.4%,优于湿法制备的强度较好的水合氧化钛吸附剂。在铀浓度为1微克/毫升时,铀的回收率平均为74.7%。铀在玻璃钛上的吸附是个吸热过程,吸附等温线显示二个平台,属分级交换模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玻璃钛主要为无定形成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报导了以间溴苯胺为原料合成偶氮溴膦Ⅲ的路线和操作方法,并用 HMO 法计算丁偶氮溴膦Ⅲ分子的电子光谱,依据自编的 OSHMO 程序在 IMS-8000微电脑系统上的计算结果绘制出了它的分子图。凭借π分子轨道能级能量差及选定的β参数数值,推算出电子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本文还报导了该试剂与铀(Ⅵ)、钍和稀土的显色反应情况:在酸性介质中试剂与铀(Ⅵ)形成绿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672nm,摩尔吸光系数为9.4×10~4,灵敏度比偶氮氯膦Ⅲ(ε为7.6×10~4)和偶氮硝膦Ⅲ(ε为9.2 x 10~4)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