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2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本文描述了我国东海小笠藤壶属的一种新记录。多肋小笠藤壶[Tetraclitella multicostata(Nilsson-Gantell,1930)]在我国东海的首次发现,扩大了本种在我国近海的分布区域。本种见于我国东海浪岗列岛高潮带,附着于生活在阴湿处岩缝中的龟足[Pollicipes mitella(Linnaeus,1758)]壳板上,是罕见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试验,提出人工培养拟老年低额溞所适用的藻类密度,并阐释藻类密度与枝角类种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华溪蟹科(Sinopotamidae Bott 1970)共包括3属,其中华溪蟹属(SinopotamonBott 1967)为我国特有属。长江华溪蟹(S.Yangtsekiense Bott 1967)为此属中在皖南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一种,对肺吸虫的传播和防治关系最大。本文除对长江华溪蟹进行补充描述外,还报导了一个新种;绩溪华溪蟹(S.Jexiense sp.nov.)。  相似文献   
14.
太湖产秀丽白虾(Palaemon modestus Heller)就其全年体长分布言,可以分为大个体型与小个体型,就其生殖习性言,又可分为越冬型(春季型)与夏秋型.越冬型较大,体长在29毫米以上.4月性成熟,5月开始抱卵,抱卵率69.49%;6月抱卵率最高,占当月雌体的88.14%;7月个体数虽然减少,但抱卵率仍为73.08%;8月越冬型完全消失,代之以夏秋型.夏秋型是越冬型的后代,7月由游泳生活转为底栖生活,与越冬型混生在一起.体长在18~28毫米间的抱卵率已达50%;8月全为夏秋型,抱卵率达到74.44%;9月下降到9.09%,在全年内最低.9月以后,个体又不断长大,有的雌体已达44毫米.嗣后,再继续增长,11月雌体可以长到50毫米,已接近春季型.进入冬季后,栖地转移,原栖地已无它们的踪迹.翌年又陆续迁回原栖地进行生殖,成为越冬型.越冬型是大个体型,夏秋型是小个体型,它们在一个种群中相互交替出现,经过形态比较、t试验均无显著差异,可以证明两型同属于一个种群.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动物科学在农业、渔业、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以及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所起的作用。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动物科学面临着一场挑战,动物科学工作者应自强不息,以振兴动物科学为已任。作者就此提出一系列值得深思的见解,指出动物科学应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6.
河蟹又称中华绒螯蟹,是我国的水产珍品。不仅国内人民爱吃,也是出口创汇的紧俏货。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河蟹现已基本上作到人工养殖。但养殖蟹的质量远远不及野生蟹,因此保护河蟹自然资源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有效地保护河蟹资源,就必须掌握河蟹的生活史。河蟹的一生是十分复杂的。分布在我国江南一带的野生蟹每当秋冬之交,成熟的雌雄个体陆陆续续到达长江和钱塘江等河口浅海去交配。雌蟹产出许多受精卵,卵并不落入水中,而是堆积抱裹在“蟹脐”(蟹的腹部)之内。这时的母蟹便钻入海底泥沙内,不吃不动,静待卵的孵化。到第二年春  相似文献   
17.
华溪蟹科(Sinopotamidae Bott 1970)共包括3属,其中华溪蟹属(SinopotamonBott 1967)为我国特有属。长江华溪蟹(S.Yangtsekiense Bott 1967)为此属中在皖南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一种,对肺吸虫的传播和防治关系最大。本文除对长江华溪蟹进行补充描述外,还报导了一个新种;绩溪华溪蟹(S.Jexiense sp.nov.)。  相似文献   
18.
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成熟卵、人工授精卵及自然受精产出附着于腹肢上的卵。成熟卵只有初级卵膜,表面较光滑,上密布微孔,密度约1~2个/μm2;人工授精卵表面首先突起大小不同的颗粒,随后颗粒破裂并消失,同自然受精卵一样,卵表略光滑,呈波浪状起伏,微孔密度与未受精前大致相同;自然产出的受精卵,表面覆盖一层由雌体腹肢分泌的次级卵膜。次级卵膜具有保护、选择性渗透及隔离邻近受精卵的作用。腹肢不断摆动,受精卵在腹肢间滚动并形成卵与卵之间以及卵与刚毛之间两种“卵柄”,一种称为卵索(funiculus),不与刚毛相连。funiculus扁带状,与卵接触处较宽,约140~150μm,中间宽约30~40μm;另一种称为卵柄(eggstalk),由1~2根载卵刚毛(oose-tae)插入次级卵膜形成,与卵接触处次级卵膜突起呈锥状,基部宽约140~150μm。非载卵刚毛起辅助抱卵作用。  相似文献   
19.
虾与蟹都是十足目(Decapoda)甲壳动物。这个目分为2亚目,即游泳亚目(Natantia)和爬行亚目(Reptantia)。所谓“虾”,指的是全部游泳亚目以及爬行亚目中的长尾类(Macrura)。至于爬行亚目的其余类群,即异尾类(Anomura)和短尾类(Brachyura),即是所谓“蟹”。异尾类通称寄居蟹(anomura crabs),共约1300种;而短尾类才是真蟹(true crabs),共约4500种,二者合计接近6000种。这许多种蟹千奇百态,绝大多数都可食用。但个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我国东海小笠藤壶属的一种新记录。多肋小笠藤壶[Tetraclitella multicostata(Nilsson-Cantell,1930)]在我国东海的首次发现,扩大了本种在我国近海的分布区域。本种见于我国东海浪岗列岛高潮带,附着于生活在阴湿处岩缝中的龟足[Pollicipes mitella(Linnaeus,1758)]壳板上,是罕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