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3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1篇 |
丛书文集 | 19篇 |
教育与普及 | 2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6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根据人工生命突现集群与环境进行动态作用的特点,同时基于食物链也是生命系统中重要而又广泛存在的现象,通过定义各级人工生命的局部活动规则,提出一种具有食物链形式的人工生命算法,并称之为食物链算法.该算法是一类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和自然生物信息处理机理来进行优化计算的人工生命算法.阐述了基于人工生命的食物链算法的定义、思想和算法流程;并进一步讨论了食物链算法中的生命代谢能量规则,人工生命活动邻域的变化规则;对算法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根据测试结果,本算法具有很强的类生命特性,比如自治、进化、自适应等,这些特性使得它非常适合于那些类生物系统优化问题的求解,如分销网络系统的选址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52.
153.
快速傅里叶变换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傅里叶变换(简称FFT)是在离散傅里叶的运算过程中,使在计算机上的运算次数减少,从而提高数字处理速度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4.
记Wn为n-元链Xn={12…n}(n≥4)的所有保序压缩变换所成半群,研究Wn的理想I*r={α∈Wn||imα|≤r}(1≤rn)中所包含的极大子半群的分类、结构及个数. 相似文献
155.
以绿豆为材料,分别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无机盐水平、肌醇浓度和不同pH值对绿豆种子试管内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高的无机盐水平会抑制绿豆的萌发,较低的无机盐水平(1/4MS)可以促进绿豆的萌发,但是无机盐水平过低,也不利于绿豆的萌发;绿豆在pH=6稍偏酸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生长最好。随着pH值的降低或升高(pH〈6或pH〉6),绿豆的萌发率逐渐降低,生长逐渐缓慢。当pH〈3或pH〉9时,绿豆的萌发完全受到抑制;绿豆萌发的最适肌醇浓度为2g/L。 相似文献
156.
本文着重探讨了用高岭土酸法生产聚合氯化铝过程中,煅烧温度,盐酸浓度、酸浸时间及加入反应剂焙烧等因素,对原料中铝组分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提高原料利用率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7.
EM是英文有效微生物群的缩写,系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制剂。EM技术可使畜禽处于有益微生物控制之下,从而减少畜禽发病,促进增重,消除粪尿恶臭,提高肉蛋品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饲养畜禽经济效益之目的。EM技术已在日本、美国、泰国等70多个国家应用。我国1991年引进该 相似文献
158.
利用高速球形摄像机和图像采集与处理单元,设计了一种运动目标检测与实时跟踪系统.首先用混合高斯背景模型实现对运动目标所在区域的识别,由此确定运动区域的质心,并以该质心为中心初始化跟踪窗口;然后在目标区域内提取颜色特征,通过CamShift算法计算目标的精确位置并调整搜索窗口大小.系统利用这些信息,通过串口控制高速球形摄像机的运动,使目标始终位于摄像头的视场范围内,并尽可能位于视场中央,以实现对运动目标的快速准确的实时跟踪.在艾立克一体化球形摄像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本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9.
针对多数关于颗粒形状对砂性土宏细观力学性质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中忽略的两个问题,天然砂性土中颗粒的随机不规则形状和对比试验中颗粒的体积不相等问题,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天然的硅质粗砂做了直剪试验,然后通过离散元程序PFC对其进行模拟,并设计了基于圆形颗粒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颗粒形状只有在较高的法向应力下才可以增加砂性土的剪切峰值强度,当法向应力较低时,不规则形状颗粒组成的砂性土的剪切峰值强度还不如圆形颗粒组成的砂性土,且当颗粒间的摩擦作用较弱时会有类似的现象,临界值强度并没有因颗粒形状的不规则而有明显差别。对此结果的细观机理也做了浅析,认为在较低法向应力时,圆形砂性土较大的剪胀角是其剪切峰值强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0.
岩体结构对岩体工程灾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了研究硬性结构面在岩体破坏中所起的作用,从裂隙张开度对岩石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出发,建立不同裂隙倾角下不同张开度的颗粒离散元数值模型,进行单轴压缩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岩样的主要破坏模式既与裂隙的张开度有关,又受裂隙倾角影响;裂隙张开度较小岩样,通过裂纹迅速发展,在峰值强度时就趋于贯通;而裂隙张开度较大岩样,引起最终破坏的裂隙尖端张拉裂纹在峰值强度后才出现;且存在极限相对裂隙张开度,对岩样的受力破坏起裂隙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