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0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知识产权专业英语教学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全球化的推进,知识产权日益成为促进甚至决定一国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支持高等院校建立知识产权学院并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华东政法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院校,目前,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还有重庆理工大学的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等,而招收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院校更是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72.
以Bi2O3纳米粒子为气一固光催化剂,研究了甲苯的初始浓度、氧气及光强等因素对其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的影响;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得到了甲苯光催化降解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吸附常数;甲苯的初始反应速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甲苯的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氧量增至20%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甲苯的反应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大,光强增至2.5mW·cm^-2时,反应速率趋于定值。  相似文献   
73.
唐艳 《科学之友》2010,(7):28-29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交通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今的公路路面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早期破坏的现象,如泛油、滑溜、裂缝、松散、车辙等等。正因如此,文章旨在分析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提高公路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4.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主要手段,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南省宁远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宁远县建设用地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宁远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5.
陈平  唐艳 《科技信息》2010,(32):I0019-I0019
项目化课程教学时,与项目相配套的实验设备是保证项目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自制实验设备“多通道实时检测系统”在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项目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例,为如何提高项目化教学效果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6.
通过采用酵母发酵、β-CD包埋、柠檬酸和CaCl2混合溶液浸泡、乙醇萃取等对鲣鱼肉进行脱腥处理,以三甲胺含量和感官评定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各法脱腥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酵法脱腥效果最好,最佳工艺参数为:酵母浓度2.00%,时间1.5 h,温度40℃,pH 6。  相似文献   
77.
分光光度法分析测试糖蜜酒精废液的色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测试糖蜜酒精废液色度的方法.探讨了吸光度的测定条件,着重研究rpH值对于糖蜜酒精废液吸光度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糖蜜酒精废液色度的测定条件.给出了脱色率的计算公式.由该方法推算脱色率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糖蜜酒精废液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78.
进一步研究了积分中值定理,讨论了积分中值定理的逆问题,且对于逆问题中较少讨论的端点p,q的渐近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到相应的弱条件下的一般性定理,给出了简洁证明.  相似文献   
79.
非离子型微乳液的形成及其相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由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4、OP-7、AEO3),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戊醇、异戊醇),油(环已烷、正庚烷、煤油)和不同浓度的盐酸形成微乳液的相行为,讨论了以上各种组份对形成W/O型微乳液的影响,确定了适合作为液膜使用的W/O型的微乳液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80.
在中学化学的“双基”教学中,化学用语的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在中学教学中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化学教学中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书写化学方程式中经常用到符号“△”、“↑”、“↓”表示加热和生成物中的气体以及沉淀物质。在中学教材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它们的使用原则,现根据有关资料和我们在中学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阐述一下“△”、“↑”和“↓”使用时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