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9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单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FPA^2D数值模拟软件,对单颗粒增强增韧脆性基复合材料在单轴拉伸荷载作用下经变形、损伤直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脆性基体分别加入复合刚性颗粒和柔性颗粒后具有不同的破坏机制,加入刚性颗粒对材料的强度没有的改善,而加入柔性颗粒后材料的强度虽有所下降,但材料的韧性可以得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2.
为了证明基于声发射(AE)技术的微震监测系统在指导矿山救援救灾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对井下现场原位模拟测试:敲击试验,验证该监测系统在矿山应急救援中可以发挥其准确的时间、空间定位作用.结果表明:微震监测系统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用岩体受力变形和破坏后本身发射出的弹性波来进行监测工程岩体稳定性的技术,在搜救定位被困井下人员的过程中,尤其能够显示出系统的优越性.这种应用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
切眼围岩破坏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切眼围岩破坏的问题,对切眼围岩类型进行总结,得出切眼围岩的基本模型。为求解切眼围岩的破坏原因,运用自行开发研究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对切眼围岩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切眼围岩的初始裂缝形成、发展及最终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条件下切眼围岩的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切眼由于其断面形状和围岩组成结构的不同关系,其破裂结果与其他巷道破坏模式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4.
采用RFPA数值模拟软件对深埋垂直板裂结构岩体中洞室围岩失稳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在不同侧压力系数条件下板裂围岩的失稳破坏特点,并与完整岩体中相同条件下的洞室的失稳破坏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侧压力系数对深埋垂直板裂结构洞室围岩的破坏形式具有重要影响,边墙岩柱的溃屈失稳破坏发生在侧压力系数小于1的情况;当侧压力系数大于1时,破坏集中发生在拱顶和隧道底部,边墙岩柱不发生溃屈破坏.指出梁板理论应用于板裂结构岩体洞室稳定性评价的局限性.在深埋情况下,洞室围岩的破坏以应力控制为主,结构面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35.
低弹模包体强度对试样破裂模式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自行开发的岩石破裂与失稳RFPA^2D系统,对含低弹模不同强度的包体试样的破裂模式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包体强度的增大,包体声发射总次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包体主破裂位移加载量呈上升趋势,试样最大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包体水平轴线上各单位点的剪应力降总是先发生在包体两端位置处,当包体强度较小时,剪应力降由包体水平轴线中央向其两端扩展,当包体强度较大时,由包体水平轴线两端向其中央扩展。  相似文献   
36.
地球演化的历史是一部地球热能在冷—热周期不断转换中渐进衰变的历史。地壳与地幔物质在热平衡条件下的不断相互转化,诱发了一系列以升温与冷却、膨胀与收缩、熔融与凝固为特征的地表变迁史。宇宙的寒冷注定了活力四射的地球将最终趋向衰亡,但地球内部以放射性衰变产热为主的自身产热,却是维系地球生命周期脉搏的原始驱动力,推动着地球从诞生开始就无休止地不断演化。本文基于热力学、物理学和力学基本原理,提出了以地球自身热平衡为驱动力的地球演化新假说。通过建立地球系统的热平衡方程,阐述了热平衡性态变化导致地球周期性冷、热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对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主要地质事件(包括超大陆形成和裂解、大陆漂移和碰撞、火山喷发与玄武岩溢流、生物灭绝、冰河生长与消融以及全球变暖等一系列彼此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给出了系统性的新解释。  相似文献   
37.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在采场上覆岩层 …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了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在采场上覆岩层移动规律研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RFPA^2D可以从几何,岩性,变形,破裂及支撑等多方面较真实地模拟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变形,离层,断裂及地表的沉降规律,从而为采场上夺层移动规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38.
研究岩石在渗流-应力作用下裂纹萌生、扩展的破坏机制问题,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对不同地应力水平和含不同倾角裂纹下水压致裂裂纹扩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孔水压作用下,随着地应力由80 MPa逐渐减少到45 MPa时,形成的平直裂纹由垂直于水平主应力方向逐渐向偏离水平主应力的方向发展,同时周围伴随着许多随机裂纹;预制裂纹水压致裂可以看出水压是穿过预制裂纹的,该成果为石油工业提高石油开采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以哈大高铁苏家屯段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其进行三维模拟,结果表明,未经CFG桩处理的高铁路基沉降值不符合规范要求.通过改变CFG桩参数(褥垫层模量、褥垫层厚度、桩径、桩间距、桩长),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多次二维模拟,得到各参数与路基沉降的关系.最后将CFG桩的参数进行组合,模拟出路基在CFG桩各参数组合条件下的路基沉降值.模拟结果表明,当褥垫层厚度为350mm,褥垫层变形模量为120MPa,桩间距为2m,桩径为05m,桩长为95m时,路基沉降量最小.  相似文献   
40.
含瓦斯煤岩破裂过程固气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瓦斯渗流与煤体变形的基本理论,并引入煤体变形过程中细观单元损伤与透气性演化的耦合作用方程,建立了含瓦斯煤岩破裂过程固气耦合作用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研究了煤矿开采诱发的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突出前后煤体中瓦斯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采动影响下瓦斯抽放过程中煤层透气性的演化和抽放孔周围瓦斯压力的变化规律,这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瓦斯抽放作用机制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