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遐想无限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5,(9):F0005-F0005
人真的很聪明,很早就创造出“无限”这个概念。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可谓经典名句,寥寥数语一下子道出了两个“无限”,即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无限。没有“无限”,还真不知道学问该如何做下去。人们一直相信“无限”的存在,几千年来,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一直就是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2.
今年3月以来,我国长三角地区陆续有人感染新型禽流感病毒。截至4月16日,在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北京、河南6省市共确诊患者66例,其中死亡14例。这种致死率高、能够传染给人类的新型病毒,已经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详细了解这次疫情的根源,本刊采访了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刘文军研究员。  相似文献   
63.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6,(2):F0005-F0005
生物学中有许多值得琢磨的事,比如说染色体就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所有生物体的细胞中都有这种棒状的染色体,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它跟遗传有关系。生物个体都是生生死死,寿命大都极其短暂,但都可以繁殖后代,以至于又生生不息,染色体保证了物种的相对不变性。但是,总有些东西让人琢磨不透。  相似文献   
64.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5,(7):F005-F005
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或者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来看,对人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景观,也可以说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变迁残留的足迹,它们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产。为了使这些不可能再生的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72年11月制订了一项国际公约,即《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相似文献   
65.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神舟七号从发射、出舱到返回一气呵成,整个过程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用中国航天人的话说,一切都按程序进行,非常完美,简直是太完美了。尤其是翟志刚一手扶着舱外栏杆,飘浮在太空,一手握着中国国旗,在太空挥舞,这一幕让人激动,让人着迷,这历史的一刻将永载史册。茫茫太空印记了这一刻,中国人来了,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使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神舟七号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出舱活动,已经顺利返回,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从神舟六号到神舟七号用了3年时间,20多分钟的舱外活动凝结了广大航天科研人员的艰辛的劳动和智慧。翟志刚的太空一小步,是中国人的一大步。让捌门回首神舟七号的太空之旅,领略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展望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  相似文献   
66.
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暧暖的,为什么?因为阳光中有能量。夏日里,阳光下,感觉炙热难耐,说明阳光中的能量有很多。太阳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5×10~8公里,太阳从这么远的距离把能量送到地球来,大概只能通过电磁波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太阳辐射。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在可见光波段能量最强,其次还有红外和紫外区域。太阳光经大气吸收一部分后照射在地面上。历史上有很多人对太阳辐射能量进行了测量,由于大气的干扰很难测出准确的值,最后  相似文献   
67.
<正>牛顿运动三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它是一个严谨的逻辑体系,而且用它几乎能解释所有宏观物体的运动现象。在中学学习牛顿定律时,计算应用题常用到的主要是第二定律,第一、第三定律似乎用处不大,但实际上它们是同等重要的。因为第二定律给出物体受力后运动状态如何改变,在实际应用中涉及的更多一些,因而常常被认为是牛顿三定律的核心。  相似文献   
68.
一年又一年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6,(1):F0005-F0005
拜年是一个老套的话题,而我们不可能免俗——落入这个老套,习以成惯嘛。人是需要感情的,拜年自然也有它的益处,给亲朋好友拜个年,送个祝福,感情会增进。值此机会,在这里也给读者朋友们拜个年!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多些快乐和平安,少些忧愁和烦恼。  相似文献   
69.
当杨千伟的脚再次踏上地球时,中围载人航天宣告成功。这是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实力第一次把中国人送上太空,而且是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实现裁人航天的国家。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全民的凝聚力的迸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种影响是深远的,而且是无法用任  相似文献   
70.
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已经所剩无几,人类如何找到理想的替代能源?50多年来的热核聚变研究一直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要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反应,造出一个人造太阳,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发展的能源之需。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的即将启动为人类实现这个梦想带来了曙光。再用50年,人们能看到人造太阳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