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游戏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几乎人人都玩过游戏。为什么人都有玩游戏的兴趣,目前尚不清楚,大概是人类(甚至包括很多动物)的本能,人们需要游戏来愉悦生理和心理,从中得到刺激和快感。所以,游戏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古已有之。今天说到游戏,已经不再只是老鹰捉小鸡之类的传统游戏了,电子游戏已  相似文献   
42.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11,(11):12-43
元素周期表中有112个得到确认的元素,而在地球上现存的原子序数最大的天然元素是92号铀。地球上天然存在的元素总共约有80种,它们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演绎,生成我们眼中这缤纷多彩的世界,甚至“组合”出了我们自己。原子为什么要组合在一起?它们是靠什么力量、按照怎样的规则进行组合呢?这少量的元素为什么能“组合”出几乎无限的物质世界?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这一切。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从最基本的原理入手,看看这些组合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今年是国际化学年,化学曾为我们带来很多新奇,今后也必将在我们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3.
声波和光波充满我们的世界,并能被我们感知到,它们是宇宙中两种最基本的波动形式。使用仪器设备能够延伸我们的感官,我们几乎能“听到”所有的机械波,“看到”所有的电磁波。这样,我们就能“听到”地球内部的结构,“听到”深海中的鱼群,“看到”银河系的样子和上百亿光年远的星系,甚至能“看到”宇宙大爆炸后38万年时(宇宙开始变得透明)的景象。  相似文献   
44.
2011年正值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盟(IACS)成立100周年,也适逢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为了纪念化学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2008年,联合国大会将2011定为"国际化学年"。化学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没有什么能离开化学。虽然也出现过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但未来的生活中,从能源到材料、从日用品到医药、从生命过程到宇宙演化等,都必将更紧密地依赖于化学。为此,本刊就化学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专程采访了著名的物理化学家、中科院院长白春礼。  相似文献   
45.
增强的真实     
当你到某个名胜古迹游玩时,看着眼前的楼台阁榭、小桥流水,自然赏心悦目,沉浸在其中。名胜古迹往往淀积着深厚的历史与传说,观赏景色的同时,你不想了解一下景物背后的故事吗?这时,你拿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用摄像头扫视眼前的景物,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就会出现在眼前。先看看文字介绍,再看看故事情节,按下情景按钮,虚拟的三维历史人物真的从楼台  相似文献   
46.
流动的音乐     
走在大街上,坐在办公桌前,无论悠闲或是紧张,挂上一对耳机,听着轻松悠扬的音乐,喜欢音乐或者扮酷的人感觉就是不一样,生活情趣多了很多,这种生活尤其被一些年轻人所钟爱。耳机的好处是不打扰别人,又可随身携带,两个方向的来声构成不错的立体效果,仿佛声音是从脑仁儿里发出的。听着音乐大概不会去想耳机是怎样把声音还原出来的吧?其实耳机的发声原理很简单,就是借助机械振动把电信号还  相似文献   
47.
月亮为证     
由于月球的特殊位置,过去,“困在”地球上的人们每每仰望明月时,便生出许许多多的遐想。人们的心里话往往要在月明星稀的时候对着月亮倾诉一番,以月传情。最为典型的是,千百年来,月老一直见证着人类美好的爱情,以至于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传世不绝。  相似文献   
48.
翻开黄土万卷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西部,有一个贫瘠的地方,那就是黄土高原。在科学家的眼里,它却是大自然赠予中国的一个无与伦比的宝库.千万年来的风霜雨雪、暑去寒来,都尽数装在这由黄土构成的宝库之中。今天.我们只是掀开了它的一角,但其中的发现已经令我们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49.
唱出好声音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12,(12):90-91
我们都知道,声音是机械振动的传播,必须要有振源和传播振动的介质。振源就是发声体,最常见的介质是空气,振动经介质传播到耳朵或声音检测仪中,就可以知道有声音了。不过耳朵能听到的声音只是整个声音中的一部分,一般频率在20~20000赫兹,更低频率和更高频率只能用  相似文献   
50.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4,(9):F006-F006
人们习惯上喜欢追求完美,偏爱平衡和对称。完美是一种简单,也意味着秩序,而自然界看上去似乎也是完美的,也常常能如人所愿。但当人们为发现自然界中某些对称而得意之时,自然却又会露出点瑕疵,它似乎并不总是那么听话。很有可能自然本身就不那么对称、完美,是人们把对称的外衣加到自然身上去的,使自然看上去完美。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露点瑕疵也就很正常了。不过,人们要找出自然的规律,不借助对称也很难。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自然才一次次地打破人们先前找到的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