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79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51.
通过构建亳州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分别评价2003—2017年亳州市城市化和水资源利用综合水平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亳州市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亳州城市化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以后综合指数的增幅明显加快,是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水资源利用水平变化起伏较大,2003—2011年整体呈现趋势性下降,2011年以后表现出趋势性上升,主要受水资源量等要素的影响;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度2003—2009年呈现波动上升,增加幅度大,2009—2017年耦合度整体处于相对平稳阶段,有小幅波动;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从2003年的中度失调阶段发展到2017年的良好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552.
汽车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体系架构和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车嵌入式系统的内涵,回顾了汽车嵌入式系统的技术发展历史,分析了未来汽车嵌入式系统发展的特点,并得出以下结论:开发一个高效、可靠的汽车嵌入式系统离不开简明精确的开发方法、完善细致的体系架构和详细合理的开发流程.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汽车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体系,并具体地从基于模型的开发方法、基于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的体系架构以及基于V模式的开发流程3个方面介绍了该技术体系.这三者分别从对象的描述、对象的层次结构和开发的时间顺序3个不同的方面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做了定义和约束,从而保证了这个开发体系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553.
面向虚拟装配的复杂产品装配建模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复杂产品特点,提出并分析了虚拟环境下复杂产品的装配建模技术:虚拟环境下的实体模型表达和装配模型.实体模型表达采用精确模型和面片模型结合的混合方式进行,在单元划分基础上,构造了复杂产品的基于单元的4级多层次关联装配模型.基于装配建模,建立了虚拟装配操作的基本流程,以一个船舶产品的装配建模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4.
555.
锦松漫画     
<正>~~  相似文献   
556.
锦松漫画     
<正>~~  相似文献   
557.
锦松漫画     
正~~  相似文献   
558.
探讨了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中Cu~(2+)对其产电性能的影响以及Cu~(2+)的迁移转化过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54~88.64mg/L的Cu~(2+),使其最大功率密度增加到536.6mW/m2,此时Cu~(2+)去除率大于95%。大部分的Cu~(2+)(89.24%)被生物膜吸附或还原,6.15%的Cu~(2+)沉积在阳极室底部,3.12%的Cu~(2+)附着在石墨阳极表面,只有极少量Cu~(2+)(小于0.1%)迁移到了阴极,Cu~(2+)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最低致毒质量浓度为22.16 mg/L。通过SEMEDS和XPS分析得出大部分Cu~(2+)(63.56%)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生物膜表面被还原为Cu~+和Cu~0。这一发现将为去除和回收有机废水中的重金属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59.
锦松漫画     
正~~  相似文献   
560.
锦松漫画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