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41.
研究了解新疆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基因等的多态性变化。入选已确诊的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124例和维吾尔族健康志愿者5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及比较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4种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显示,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E基因、FVII基因、ICAM-1基因在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在eNOS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两方面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为ACE基因、FⅦ基因、ICAM-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的关系不明显,而eNOS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为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浆、尿液代谢组学变化,建立早期诊断的代谢标志物体系。选取乳腺癌患者45例,健康对照30例,获得血浆1H-NMR谱图,对所得自由衰减信号进行分段积分、数据归一化后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模式识别。与健康人群相比,乳腺癌患者血浆中多种氨基酸含量下降,包括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脂类(LDL)、β-葡萄糖、乳酸、胆碱、肉碱、肌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糖蛋白、丙二酸、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显著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人相比,乳腺癌患者尿液中异亮氨酸、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二甲胺、马尿酸、甜菜碱、牛磺酸、琥珀酸、柠檬酸、肌酸、肌酸酐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乳腺癌患者的代谢组学的变化,建立可以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血浆、尿液代谢标志物体系。  相似文献   
43.
探讨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体外培养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人乳腺癌BCAP 细胞株、人宫颈癌 Hela 细胞株、人胃癌BGC-823细胞株,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tetrzolium-based colorimetric assay,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SM(1、2.5、5、10、15、20、50mg/mL)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人乳腺癌BCAP细胞株、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人胃癌BGC-823细胞株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划痕运动实验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不同浓度ASM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MTT检测结果显示,ASM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人乳腺癌BCAP细胞株、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人胃癌BGC-823细胞株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在15~20mg/mL作用下最为明显,对不同肿瘤细胞株抑制作用不一;体外细胞划痕运动实验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SM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运动有一定抑制作用.由此推论,ASM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细胞迁移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西北寒燥证模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L-1β、IL-8、IL-10、TNF-α含量的变化,揭示COPD西北寒燥证模型全身炎症反应状态。利用气管滴注弹性蛋白酶结合熏烟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在此基础上施以寒燥环境应激以建立COPD西北寒燥证模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A)法测其外周血血清中IL-1β、IL-8、IL-10、TNF-α含量。结果表明,大鼠血清中弹性蛋白酶加熏烟加寒燥组(酶加CS加寒燥组)的IL-1β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模型组IL-8、IL-10、TNF-α含量较空白对照组虽有增高趋势,但3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故而认为,西北寒燥证(寒燥)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主要以增加血清中IL-1β含量为主,提示西北寒燥证具有加重COPD全身炎症的趋势,方域特色COPD的治疗应引起重视;西北寒燥证参与了COPD的发病,但其不是COPD中较重的证型,应尽早对其加以调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45.
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维吾尔医学体液论对305例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进行异常体液分型,采用ELISA法、发色底物法,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抗凝血酶哪(ATⅢ)含量.结果表明,305例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70例、异常血液质型冠心病126例、异常胆液质型冠心病28例、异常黏液质型冠心病81例.各组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浆GMP-140含量明显升高(P<0.01),冠心病患者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PA,PAI-1,ATⅢ的含量,健康对照组与各组患者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黑胆质组冠心病患者t-PA,PAI-1,ATⅢ的含量分别与其他3组患者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均发生异常变化,其中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受阻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6.
探讨异常黑胆质型与非异常黑胆质型肿瘤患者血浆差异性代谢成分,描述两种肿瘤患者血浆代谢组学差异。对80例异常黑胆质型肿瘤患者和160例非异常黑胆质型肿瘤患者血浆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对结果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分析。结果表明,异常黑胆质型肿瘤患者血浆葡萄糖、极低密度脂蛋白、不饱和脂类、丙氨酸含量比非异常黑胆质型肿瘤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脂肪酸氧化产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异丁酸,糖酵解产物乳酸、丙酮酸,以及亮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乙酰半胱氨酸、糖蛋白、肌醇等代谢物在血浆中的含量比非异常黑胆质型肿瘤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结论:异常黑胆质型肿瘤患者体内的脂肪动员和糖酵解水平比非异常黑胆质型肿瘤患者高,免疫功能的损毁可能比后者严重,预后可能比后者差。  相似文献   
47.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糖和总皂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了异常黑胆质成熟剂中总糖含量;以甘草酸铵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了异常黑胆质成熟剂中总皂苷含量.结果显示,葡萄糖浓度在0.002 3~0.0146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加样回收率为97.5%(n=9).精密度为1.86%(n=5),供试品总糖含量为57.99%±1.36%(n=3).甘草酸铵浓度在0.011 5~0.057 7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加样回收率为90.4%(n=5).精密度为1.14%(n=5).供试品总皂苷含量为4.69%±0.08%(n=3).此两种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较强、重现性好,分别可以用作异常黑胆质成熟剂中总糖和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8.
采用流式细胞仪、ELISA法、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的表达、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抑制剂(PAI-1),以及凝血4项,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果显示,糖尿病组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血浆PAI-1、Fib 3项指标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而t-PA水平较正常组降低(P<0.05);糖尿病组APTT、PT及TT时间明显缩短(P<0.05);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血浆PAI-1、Fib 3项指标均较不伴血管病变组增高(P<0.05);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APTT及TT较不伴血管病变组明显缩短(P<0.05);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血浆t-PA水平、PT与不伴血管病变组指标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糖尿病及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增强、纤溶功能减退,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测定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血浆t-PA、PAI-1,以及凝血4项,即血浆Fib水平、APTT、PT、TT等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前状态及血管病变,并可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西医重度哮喘、中医虚哮型哮喘和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哮喘三者的交互关系,对1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西医诊断分型,并按中医、维吾尔医的方法,进行辨证分型.分别采用:①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和生长激素(GH)进行检测;②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检测;③用流式细胞仪对淋巴细胞凋亡,CD3,CD4,CD8,CD11b,CD18和CD82p进行检测.对测定结果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多组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描述;检验水准α=0.05.结果显示,对于年龄、病程,重度哮喘、虚哮型哮喘、异常黑胆质哮喘三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症候症群重叠;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介质CD4,CD8,CD4/CD8,CD11b和CD11b/CD18,在三种哮喘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2p,TNF-α和淋巴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源性皮质醇CS,ACTH,CRH在重度哮喘与异常黑胆质哮喘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哮喘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表明,重度哮喘、虚哮型哮喘和异常黑胆质哮喘,三者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表现是它们均病情严重,平均年龄大,三者症候症群重叠,且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紊乱更为明显等.  相似文献   
50.
干燥寒冷环境对小鼠生物表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模拟新疆特有的干燥寒冷环境,以观察其对小鼠体重及一系列生物表征的影响。采用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干燥寒冷环境组(15只),每日称重并观察其各种生物表征,共28天。结果表明,①干燥寒冷环境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相比,第1 ̄6天和7 ̄12天出现明显差异,第13 ̄24天这种差异变得无统计学差异;②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干燥寒冷环境组小鼠出现一系列异常表现,主要体现在情志上,具体表现为打斗撕咬剧烈、异常性行为活动,有些小鼠在饲养笼内持续作逆时针转圈运动。表明干燥寒冷环境除引起小鼠各种生物表征的改变外,对小鼠的影响较特殊的表现在情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